上海有两张典雅的城市文化名片,皆简称“上图”,一为上海图书馆,一乃上海图书公司。浏览有关上图公司的各种资料,几乎找不到其有功上图馆事业之片言只语。我在上图馆工作四十余年,对此稍有知晓,兹略述数端,或可补所未备。
上图馆以富藏历史文献著称于世,所藏古籍善本尤为显赫。其中宋刻本如《礼记》《孟子或问纂要》《新编方舆胜览》《艺文类聚》《王建诗集》《唐鉴》,元刻本如《东坡先生往还尺牍》《皇元风雅》,名家手稿本如钱谷《吴都文粹续集》、程嘉燧《松园居士浪淘集》、严可均《鬻子》,名家抄本如杨氏七桧山房本《支遁集》、姚氏茶梦斋本《南北史续世说》、祁氏淡生堂本《养蒙先生文集》、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极玄集》,名家批校题跋本如何焯校《唐音戊签》、朱彝尊跋《皇朝太平事迹统类》、惠士奇与惠栋父子批校《荀子》、顾广圻等校《仪礼要义》、黄丕烈批校《读书敏求记》等,皆为名扬书林之鸿宝,尽显上图馆藏特色。而鲜为人知的是,它们无一不购自前上海古籍书店。
过往有一不成文之约定,上图公司营销之书,首先须满足上图馆之需求,且书价要视上图馆的承受能力而定。因彼时国家经济困难,采购经费每现支绌。即便如此,上图馆仍然“贪得无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市场有人高价收购成套民国丛书,上图公司为抓住这赚取大笔外汇之商机,积极组织人力搜集整理。未料大批丛书准备就绪时,被顾廷龙先生劝阻,随即由上图馆以廉价悉数收购。眼见到嘴的肥肉转瞬失去,公司方面却未有异词,乐观其成,由此上图馆又有了一大收藏亮点。
上图公司之所以不计较利益支持上图馆,其领导层顾全国家图书建设事业之大局固是主因,而双方专家之惺惺相惜亦起了重要作用。上图馆的顾廷龙、潘景郑先生,与古籍书店的王肇文、王兆文、韩世保、袁西江等先生长期交好。早在解放前顾先生执掌合众图书馆时,旧书店凡有好书,这些当时的业主便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合众”,即使“合众”买不起,也每留存馆内,任由缮抄迻录,“合众”的不少新抄本、过录批校本即来源于此。七十年代末,袁西江先生刚退休,便被请到上图馆,帮助从普通古籍书库中挑选善本,我曾因编制普通古籍书目而常得闻其绪论,受益良多。潘景郑先生退休后,韩世保先生是其座上常客,每聆听他们谈书论本,亦时获寸进。
上图公司人才辈出,绝非虚言。1978年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古籍书店以学习的名义派送陆国强先生、徐小蛮女史到上图馆参与编目。很快我就明白这是古籍书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他们虽然年轻,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鉴识版本水平远高凡近。我敬之为老师、兄长,不时向他们请益。后来每当上图公司的年轻人前来交流时,我总会说,其实老师就在你们身边,要懂得珍惜。
从继承两家前辈们友好传统出发,我自觉应为上图公司的事业尽点力。承蒙不弃,上图公司赐予机会。先是,顾廷龙先生的关门弟子、前任总经理彭卫国先生识见非凡,为保持公司古籍特色,毅然购藏善本以厚家底。尝令我为其购买毛扆校本《四书集注》、宋刻孤本《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礼记》写推荐书,以备上级领导审批。如今这两部书已成公司镇库之宝,且增值倍蓰。彭总之后,现任总经理朱旗先生同样胆略过人,不久前刚率其团队成就日本大仓集古馆之古籍入藏北京大学之宏举。我因曾受朱总之邀前往日本鉴书,颇知其中甘苦,以为此乃踵事黎庶昌、杨守敬之业而增华,意义深远。
一笔难书两“上图”,两家关系之切,情谊之长,允非吾辈能道尽一一。衷心祝愿上图公司继往开来,庶绩咸熙。
十日谈
古旧书香艺苑真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