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的《知识论》一书,在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的问世,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曲折。
1939年,金岳霖到昆明后,继续从事《知识论》的写作,有一天,他正写着,敌机来了,整个昆明警报大作,很多人都跑到了郊外,但金岳霖当时却灵感大发,索性继续写。一会儿,飞机在附近投下几颗炸弹,随着几声巨响,房屋摇晃、尘土飞扬,但金岳霖却不为所动,晃晃脑袋继续写。警报解除后,师生们把他拉出来,他才看到房前屋后全被炸毁了。从那以后,飞机再来轰炸的时候,他就也跟着大家一起往郊外跑,书稿随身带着,一边躲避飞机,一边修改书稿。又有一次跑警报,他像往常一样提着装书稿的箱子跑到郊外,找块石头坐下来,打开书稿埋头修改。后来困了,他就把书稿当枕头,枕在头下,睡着了。醒来以后,天已经黑了,他提着箱子就走了,把书稿忘在了山上。回到宿舍才想起来,急忙提了灯笼回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方位;第二天天亮后继续找,找到了原来的方位,却只见到了几块大石头,书稿早就没有了。
金岳霖先生懊悔得捶胸顿足,平静下来以后,决定重新写。1948年年底,这部书稿终于完成了,金岳霖把书稿送给了商务印书馆,但由于当时国共双方正在打仗,北平城笼罩在一片战火中,商务印书馆的职员都各自奔命,也就没有人再顾及他这本书稿了。这样直到三十年后的1983年,商务印书馆才把这本书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