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晃眼高迪的疙瘩楼
洁尘
  ◆ 洁尘

  天津是我的婆家,一堆亲戚在那里,我去过好几次。2014年夏天,我带儿子暑期旅行,又去了一次天津,而且又去了一次五大道。说来惭愧,这一次到五大道,我才第一次去看了疙瘩楼。

  同行的友人对我说,五大道有一栋高迪设计的楼,疙疙瘩瘩的,所以叫疙瘩楼。我吃了一惊,嗯?高迪?西班牙那个天才,设计的房子都扭着扭着的那个?友人沉吟了一下说,可能是吧,说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天津设计修建的。我更吃惊了,嗯?不会吧,那时候他还活着?而且没听说他来过中国啊。

  在五大道兜了一圈,找到疙瘩楼。我一看就激动了,彩色瓷片和各种瓷塑粘贴后构成的起伏凸凹的外立面,的确很有点高迪建筑的味道。

  赶紧查。结果是我听错了,建筑设计师不是高迪,是鲍乃弟。高迪的确没有来过中国,他于1926年车祸逝于巴塞罗那。

  看着面前这座颇为魔幻的房子,我心想,我前面几次到天津,都看什么去了呢?!

  疙瘩楼,又称瓷楼,在五大道的河北路(以前叫做威灵顿路)283号-285号,是1937年由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一座八门联体洋楼。因其以缸瓦砖装饰外立面,凹凸别致,俗称疙瘩楼。这栋联体公寓的其中一套曾经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天津居所,据说民国时期这里车如流水马如龙,往来尽皆显赫人,众多政界和艺文界要人都在这座楼里出入过。

  疙瘩楼真正成为瓷楼,或者说更加接近高迪风格,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天津企业家、收藏家张连志在90年代初买下了这栋楼,20多年来不断扩建、改装,现建筑面积已有4000多平方米,成为一个囊括了西周至晚清各个时期各种藏品的收藏楼,藏品种类包括青铜器、铜器、木雕、石器、旧门窗、屏风、烟具、钟表、家具等几千件文物。最奇特的是他把收集来的大量的古代瓷片和瓷塑贴在了洋房的外墙上,庭院各处还放置有很多的石雕,使得这栋房子本身就成为了一道特别的景观,有无数的细节值得玩味。目前,疙瘩楼是一个私家博物馆,同时也是餐馆,开有西餐厅、公馆私家菜等几家高档餐馆,被称为“可以吃的博物馆”。

  这次我到疙瘩楼,真不巧,正好关门维修,啥都没吃成,也没能进去观赏藏品,但就隔着铁栅栏,也流连了好一阵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演出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性相近
邂逅两题
无题(375)
土耳其以弗所遗址
流浪狗
不是她,是一扇窗
晃眼高迪的疙瘩楼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晃眼高迪的疙瘩楼 2014-12-14 2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