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门汀
彭瑞高
  文 / 彭瑞高

  西风渐进,上海是最早得以熏陶的城市。小时候,我虽在郊区读农村小学,也没有英语课,但不知不觉的,生活里却用到了许多英语。

  用得最多的,当在体育活动中。踢足球时,一句“守‘高尔’”,就有半句英语。上了中学才知道,“高尔”即goal(球门)。球赛进行中间,小伙伴们叫得最响的一个词,就是“派司!”这个“派司”,就源于pass(传递、通过)。我们还“西语中用”,把“派司”简称为“派”,如“快派过来!”“派给阿三!”“派得一点也不准!”

  打乒乓球时,英语用得更多。打了擦边球,就说“这个球‘塔契’”(touch,触碰);发球擦网须重发,会来一句“阿盖恩”(again,再来一次);球在桌子上弹了两下,就强调是“道盘尔”(double,两次)……

  没想到的是,后来插队务农,在郊区农村土地上,也能遇到英语。下乡第一天,生产队长来公社领人,就自豪地宣布:“我们知青房子都弄好了,全部水门汀铺地!”“水门汀”就来自“cement”(水泥)。大队开会的时候,支书大叫:“‘麦克风’勿响!”“麦克风”即扩音器microphone的音译。

  大队电工,算得上是村里英语用得最多的人。他给小学教室装日光灯,“启动器”不叫“启动器”,而叫“斯达脱”,这词来于“start”。还有“司必灵锁”(spring,弹簧)、“凡尔”(valve,阀门;wheel:方向盘)、“回丝”(waste,废弃物),这位电工都常说。其实他没读过几年书,他的师傅也小学没毕业,这些英语词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西风刮到上海、上海又刮到郊区来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演出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逝去个沪上公交俚语
水门汀
灶披间
阿拉侪是开心果
沪语个变化悄然进行中
广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水门汀 2014-12-14 2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