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邹碧华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上午9时,已经有不少政法系统法官、律师、亲友、同事、普通市民陆续赶来,送他最后一程。9时30分,大厅门口已经排起长队。追悼会正式开始时,不但大厅里水泄不通站满了人,人群一直排到了台阶外的大厅门口广场上,数千人参加了追悼会。
“华星秋月璀璨人生风范长存 碧血忠魂潜心法治鞠躬尽瘁。”在追悼会大厅里,一副挽联是邹碧华一生的真实写照,播放的视频短片里,他音容宛在,人们手持黄花、白花,许多人默默流下泪水。
在人群中,一名10岁的小男孩小龙(化名)显得格外显眼。“听说邹伯伯走了,我和爷爷奶奶说,一定要来送他最后一程,没有他,我恐怕都活不到今天!”原来,2009年,当时5岁的小龙突然患上了白血病,四处求医,生命依然危在旦夕。幸亏爷爷李培亭有两套房子,他想到了卖房救孙子,但房子上有儿子的名字,儿子却根本找不到人影。走投无路的爷爷奶奶带着小龙走进法院大门。时任长宁区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得知后,马上专门为此召开会议,“孩子人命关天,一定要救!”经多方努力,小龙父亲同意在一套动迁房上去掉自己的名字,把房子留给儿子作为治疗费用。如今的小龙已经上小学三年级,1.57米高,性格很阳光健康。和他一起患病的很多病友都去世了,他至今病情还很稳定。
邹碧华逝世后,他的同事——上海高院研究室副主任张新给自己的微信账号改了名字:“累了就歇会”。“没事,我不累。”这是邹碧华的口头禅。张新告诉记者,直到邹碧华去世后,他和邹碧华妻子聊天时才知道,原来他眼中“身体一直很好”的邹院长,最近也一直觉得“有点累”。一直都是凌晨1时后休息的邹碧华,去世一周前已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至晚上12时,但最终还是倒在了最挚爱的司法工作岗位上。
“爸爸,我不愿意相信你走了,我情愿相信你只是累了,只是暂时休息下。”追悼会上,邹碧华的儿子说起爸爸泣不成声,他回忆,就在邹碧华去世前一天,他打电话庆祝儿子21岁生日,“爸爸告诉我,找时间给我讲讲当年他大学刚毕业时的故事。那时候他来到上海,除了妈妈,什么人也不认识,挨家敲门找工作。没想到,我再也没有机会听了……”
张晓丹曾是邹碧华的学生,在她心里,邹碧华更像是“精神导师”。“他曾经跟我们说,如果有一天他离去,他希望他的墓志铭上写着‘因为我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说这话时仿佛还在昨天,但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追悼会已经结束,但人群久久没有散去……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