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最后两场战况如何,上海女排已经创造了三年来的最好成绩。这支平民球队,一路战胜不少拥有主力国手的强队,闯入决赛。
两名外援,德国女排队长科祖赫和克罗地亚主力主攻塞纳,在经历赛季初的磨合后,已经深深爱上了这支球队,她们表示,希望下赛季回沪效力。
像太阳一样传递快乐
总决赛前的训练课,空气中本该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然而,训练场上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分组对抗时,一旦打出好球,科祖赫总会主动同队友狠狠击掌,扯着嗓子喊加油。
“到底是德国队队长,一到场上,她就像是精神领袖。”东浩兰生俱乐部总经理王铁诚说,“我们今年两位外援最好的一点是,随和、大气、有干劲。”由于队里派上了好几位新人,有时候二传出现失误,她们从来不会责怪队友,更多的地鼓励大家。
科祖赫是个爱笑的姑娘,一笑起来,一双蓝色的眼睛更加迷人了,她笑言,自己从未因为输球而哭泣,“我是来享受排球快乐的。失误是比赛中的一部分,如果想要赢球,有时候不得不在场上做出冒险举动,这就难免会有失误了。”科祖赫说,“排球是集体运动,如果我们互相责备,就会令彼此分心,在场上就会成一盘散沙。”科祖赫坦承,自己也难免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可她会将这些情绪藏在心底里,只要同队友在一起,她总是最爱笑的那一个。
这不,即便总决赛前两场输了,可赛后当球迷提出合影要求时,她一定会露出甜甜的酒窝,将美好的瞬间留给支持她的球迷。
主动撩起辫子,科祖赫露出脖颈后面的文身图案,那是一个小太阳,“我喜欢阳光般的微笑,希望自己永葆朝气,也希望自己能给周围的人带去阳光般的温暖。”
塞纳在球场上的时候,表情严肃、淡定一些,但私底下,她是一个对上海、对俱乐部充满无限热情的姑娘。
一聊起上海生活,她就忍不住同日本、意大利做比较。她在意大利打过5年球,不过聊起那里的环境,她皱起眉头,“队内气氛总是很严肃,教练训话起来特别严厉。你看我们的何教练,他总是很镇定,能HOLD住全场,我很欣赏他的执教方式。”而说起日本的食物,她更是连连摇头,“那里的食物实在太不合我胃口了,周围会说英语的人也太少了。还是上海好,队友都能和我沟通。”而上海小馄饨,更是她最爱的美食,百吃不厌。
塞纳说,“其实我上赛季就想来上海了。虽然之前没来过,但听说这里的排球氛围好,我就特别想来。果然不出我所料,上海是我最喜欢的城市。”塞纳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晒出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几乎每一张照片下面,她都写着:“我爱上海。”
让球场变得更美丽
除了惊人的战绩,上海女排本赛季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是:颜值飙升。科祖赫和塞纳都是当今国际排坛公认的美女。
爱笑的女人最美丽。如果说,年纪更小的科祖赫凭甜美笑容走红排坛,那么,拥有成熟女人风韵的塞纳,则是另一道风景线。
“你觉得你们两个外援谁更漂亮?”面对记者的“挑拨离间”,塞纳的“反击”很艺术,“这个问题不该由我回答,得让男性来回答啦!”科祖赫听完问题也笑得合不拢嘴,“哈哈,我们是不同的类型,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
从克罗地亚到意大利,塞纳的排球生涯,总有时尚杂志邀约,她的照片还登上过土耳其的《ELLE》杂志的封面。“在我看来,排球和网球,是两项最令女人美丽的运动。”她拥有1.90米的身高,还有着比普通排球运动员更柔软的韧带。在时尚圈看来,这是超模般的身材。
塞纳透露了自己的小秘密,“我一开始练艺术体操,后来实在长太高了,不得不放弃。不过至今,我家还保留着体操球和彩带。”塞纳还传授了自己的美容秘诀,“我的外公开办了一家护肤品企业,现在我任CEO,我们的配方里含有很多中草药成分,下次你来克罗地亚,一定要试一试我的护肤品。”
科祖赫在场上生龙活虎,在场下能歌善舞。两年前效力于意大利布斯托·阿西齐奥俱乐部时,科祖赫和队友们为俱乐部拍了一段MV的宣传片,歌曲是黑眼豆豆的“I gotta feeling”,部分队友在镜头前稍显拘谨,但科祖赫却十分“入戏”,又唱又跳,活泼的样子惹人喜爱。塞纳练过艺术体操,而科祖赫则跳过芭蕾,从6岁坚持到12岁,每年都去专业的艺术学院通过考试,舞蹈对科祖赫身体的柔韧性有很大帮助,如今她在场上经常上演舒展的后攻冲跳,就和那几年芭蕾的经历有关。
至于如何保持好身材,不让大腿太粗,却仍有强劲的力道,她透露,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我不吃任何肉类,甚至牛肉也不吃。”不过她非常注重给自己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力量训练的量也绝不会少。
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
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来上海打球,科祖赫的男友和塞纳的丈夫,甘当家庭“主夫”,陪伴左右。
“我们相恋十年,结婚七年……”聊起家庭,塞纳满脸都是甜蜜。丈夫,是她事业的坚强后盾,她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
塞纳认识尤拉伊的时候,他还是一名沙滩排球职业选手,在国内排名数一数二。当两人决定在一起后,尤拉伊随之退役,成为塞纳的经纪人,同时也是克罗地亚女排国家队总经理。
常年分居两地的滋味,毕竟不好受,三年前,尤拉伊决定陪塞纳旅行。“当初我在日本打球,由于食物不合胃口,愁死我了。体重掉了好多,打球也没心思。”塞纳说。而现在,每天打完球回家,丈夫已经准备了一杯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汁,端到她面前。尤拉伊对记者直言,“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我都听老婆的。”赛季初,面对数份合同邀约,尤拉伊让塞纳自己选,“她坚持要来上海,我听她的。”
27岁,正值事业高峰期,塞纳的打算是,再打7年球,至于孩子,以后再说。老公不介意?“当然不会。等我退役了,我们会角色转换,我在家当全职太太。”塞纳说。
同科祖赫聊起她的男朋友,她的语气立马变得罗曼蒂克。“我和尼古洛是在意大利的舞厅里认识的。”尼古洛是意大利人,还在读大学,今年大四,比科祖赫小好几岁,按理说,现在应该留在国内实习,但他还是决定走出国门,陪伴科祖赫。科祖赫说,“如果输球,回到家后,尼古洛总会说些有意思的事情分散我的注意力,他还是个非常棒的大厨,我非常爱吃他做的匹萨。”
同塞纳不一样,科祖赫和男友尚未到谈婚论嫁的火候,“他毕业后打算留在意大利工作,我们还未讨论未来。我们都觉得,当下,过好每一天。”这,或许是意大利式的浪漫吧。
结束语
三个月的上海生活,临近尾声,有太多太多美妙的回忆值得留恋。科祖赫掰着手指说,“上海女排14年没夺联赛冠军,看球队每天都在进步,我舍不得就这么离开。”塞纳说,她在意大利拿过两届联赛冠军,在土耳其捧起过3次冠军奖杯,她多么希望能帮助上海女排也夺一次冠,“所以,请让我下赛季再回来吧!” 本报记者 李京红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