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改编自话剧《知己》。去年7月在上海首演后就举办了专家研讨会,在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后进行了修改,对原剧中一些明显不符合京剧演剧习惯的地方进行了修改。比如第一版的《金缕曲》中关栋天扮演的顾贞观在陈少云扮演的吴兆骞念诗时悄悄上场,但京剧观众的习惯却是在角儿出场时给予一个碰头彩,于是在第一版中陈少云诗念到上一半却被观众迎接关栋天出场的碰头彩打断。而在新一版中类似的不足都得到了修改。
另外,第一版时云姬这个角色因为出场过多而颇受诟病,不少专家和观众都觉得这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可有可无。而在新一版中,这个原来由战友京剧团梅派青衣丁晓君扮演的角色改由上海京剧院荀派花旦熊明霞扮演,并大幅度压缩删减了云姬的唱段,淡化了其原先作为故事“穿针引线”者的设定,突出了云姬作为顾贞观的“红颜知己”的身份。而云姬“扬州瘦马”被贩卖的身世、饱尝世情冷暖的经历也显得更加立体化,对于吴兆骞的同情心和对顾贞观的开导也变得不那么生硬。
同时,吴兆骞的戏份也较第一版有所加强。在昨天的演出中,年过花甲的陈少云也卯足劲,除了大段的唱腔外,还运用了圆场、搓步、跪步、僵尸等技巧来塑造人物。前两轮演出中,陈少云的整体表现就相当符合专家与观众们的期待。《中国戏剧》杂志主编赓续华说:“该剧最大亮点是陈少云塑造的吴兆骞所散发出的审美魅力。陈少云是当下京剧舞台上稀有的性格化演员。能看出麒派艺术周信芳先生的表演美学传统在陈少云身上的一脉相承。”
《金缕曲》的结局与话剧《知己》颇为不同,在首演之后就引发不少争议。新一版尝试在最后一场戏中对顾贞观和吴兆骞的心路历程进行梳理,最终让吴兆骞经过深切忏悔和自我剖白后带着知识分子的自尊死去,与原先含糊交代角色命运的结局有所不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王馗表示:“剧作家在创作中对原作有大胆的突破,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时代性结合进来,让人在本剧最后结尾仍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