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考题出自立信会计学院的前身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于民国三十五年第一学期的招收新生各科入学考试题目。考题中有类似时政类题目的“公民”题、英文题还有国学题。其中,在作文题和国文题中均有涉及商道、企业家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历史入学考题说明当时入学的水准要求非常高,考题中的一些理念与现在教授的内容也非常一致。”立信会计与财务学院教师董士均表示。
董士均为国际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及职业道德》专业必修课上也教授商道的相关内容。这门课程以案例为基础,与学生分享知识点,其中涉及个人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的部分占课程内容的三分之一。“道德约束是社会共识其实无需特别作为知识点讲解。但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事件时有发生,商科教育中应该在理论课、技术课中渗透职业道德判断的内容,让学生在一个个案例中学会判断正确的价值选择。未来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表现突出,在道德上也应有一定境界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