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家门口就有牌子叫得响的大医院,这是百姓择居的一个重要因素。浦东积极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落户,长征医院迁建、一妇婴迁建、六院东院新建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等项目相继建成,质子重离子医院试运行更是令全国瞩目的大事。近年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公利医院门急诊新大楼、东方医院南院、周浦医院新院以及江镇、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继建成。2014年,又启动祝桥区域医疗中心、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前期工作,推进东方医院改扩建、七院医技综合楼新建项目,建成浦南医院综合楼。即使在地处偏远的芦潮港、高行、南汇新城、泥城等社区,也有大量新建、迁建和改扩建的卫生服务中心,保证老百姓能便捷高效就诊。未来,龙华东院、长征医院等还将迁建浦东。
改革全科医师品牌
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是浦东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块响亮品牌。截止去年底,新区共组建全科服务团队306个,有1702名(助理)医生、711名护士参与。签约市民109.04万户、214.35万人,建立健康档案432.45万份,预约门诊88.38万人次,上门服务87.84万次,健康咨询27.76万人次。这些数字说明,相当比例的浦东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相关工作,不断深化川沙、外高桥等9个联合体内部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居民签约服务、双向转诊等措施。
鼓励卫生人才下乡
几年来,浦东多家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二级等资质,还有许多二级综合性医院通过创建大学附属医院提升科教研水平,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创建成为全国和上海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到城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毕业生给予住房、生活补贴,予以优先进编、免费参加学历进修等优惠政策。据初步统计,2014年新区农村地区共招录卫生技术人员167名,同比增长三成;招录规培基地全科医师20名,其中纯农村地区招录数达到8名,与2013年相比,都是翻了两番多的快速增长。农村地区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的效应已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