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杨浦区集团化办学十周年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杨浦在4个小学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将成立平凉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复旦大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等三个新集团。计划到2017年杨浦区70%以上小学进入集团,集团学生数占比超过80%,进入集团初中学校数占比达40%,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拒绝择校
2005年,为推动杨浦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为核心的打一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打一集团包括打一小学、鞍山小学、打一二分校和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组成;2009年,原来集团内三所学校合为一所学校,另外增加同济小学组全新的教育集团。经过调整后的打一教育集团,共有教学班80个,学生2400多名,教师240多名,打一成为名小学中招收或最多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更好实现公平与正义产生积极影响。
集团初成立时,除了打一小学是名校,其余为新办校和相对薄弱的普通学校。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两所稍微薄弱的公办学校直接并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学生老师享受同样教学条件,接受统一规范管理。并校后原来两所学校的招生地段也划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整个招生范围从原来周边0.4平方公里,扩大到一平方公里。打一小学校长卞松泉说,招生地段扩大,家长也没必要到打一小学旁边购买学区房,学校不收择校生的规矩也就坚持至今。
抱团发展
抱团不仅仅是“在一起”,而是为了“一起发展”。卞松泉一直有一个基本的办学价值观,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开始并没有一幅很具体的图景,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办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学生的发展必须以优秀的教师群体为依托。”在打一集团,流行一段话,好教师是好学校的基本元素,名学校是名教师的成功天空,元素与天空的完美联姻,使学校成为百姓向往的殿堂,这一理念不仅在打一小学实现,也成为集团内所有成员校的共识。
为实现教育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和谐办学,优质均衡共同提高,让所属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控江二村小学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内优秀教师支教、帮教、带教,青年教师跟教的制度。控江二村小学自2007年,每年陆续选派优秀教师,到控江二村小学分校,担任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工作,限期三年;此外,优秀中层管理人员也在集团内流动;成员校之间特色教师跨校兼课,品牌教师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跨校课。
一系列举措让教师流动起来,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介绍,十年来,杨浦区先后成立了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杨浦小学、控江二村小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核心校的四个小学教育集团,目前,这些教育集团中的20所学校共有11000名学生,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40%。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