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本报与闵行区工商联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主办的“大山童馨”支助贵州纳雍县失依儿童公益活动,遇到毕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尹恒斌。听他讲在绥阳县当县委书记时的一些经历,颇多感慨。
尹恒斌讲的第一件事是抓信访。作为中组部选调的外地干部,尹恒斌空降绥阳遭遇“下马威”。天天有很多群众来县委大院要求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他才了解到,绥阳的信访问题、治安问题,在贵州倒数前三!有一个妇女甚至冲进了他的办公室,尹恒斌将她劝走后,立即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要求所有乡镇干部亲自下基层蹲点解决信访问题,信访问题持续突出的,严肃追究责任。一段时间后,绥阳县的治安问题、干群关系有了显著缓解。
其实冲进尹恒斌办公室的妇女,多年上访要求只有一个:村干部给她家道个歉。因为村里推翻了她家的车,而村里的理由是村里筑路她家没出钱。尹恒斌要求乡、村两级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拿出300元钱交给那名妇女,让她把该补的钱补上。问题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尹恒斌做的另一件事是“铁腕”治跑官。他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放出话,谁也不要试图通过找关系、送钱送礼来达到任用提拔的目的,违反规定的后果自负!结果在尹恒斌任县委书记期间,没有一个人来送礼要官,省市领导没有一个请托电话,这使他能按照正常程序选拔干部,用了一批肯干事能干事的好干部,整个绥阳的干部队伍风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尹恒斌说,这是外地干部的优势,没有太多人情方面的顾虑。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顺水人情迅速建立起关系,但尹恒斌没有这样做。
县委书记,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一个官。大城市的人没有概念,农民群众少有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听尹恒斌一席话,深感县委书记这一职位实在太重要。县委书记作为还是不作为,贴近群众还是疏远群众,对一个县的发展,对群众的福祉影响巨大。近期中央隆重表彰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