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五年后的“重逢”
施 敏
  施 敏

  二十五年有多长?那可是我们初中毕业后失去联系的时间啊!原以为二十五年的空白会无限延长,没想到,我们竟然再度重逢。在微信群,在朋友圈。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微信声响起,手机屏上“永和中学同学会”的群名赫然映入眼帘,是一位常有联系的同学把我“拉”进去的。短短一小时,群里已经有十六位同学了,那些好长时间都未曾唤起的名字齐刷刷地出现在眼前。

  “这二十多年你们都去哪了,让我好找?” 

  “还记得我们的母校永和中学吗?现在早已关闭,校园满地杂草,满眼荒凉!”

  “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该七十多岁了吧。”

  “杨老师深度近视,转身写板书的时候,总要扶一扶耷在鼻梁上的眼镜。下课了,拿起手帕擦拭镜片上的粉笔灰。”

  “杨老师除了主课数学,还教生理和历史,在上生理卫生课时,好像连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下去了,说大家看看就可以了。” 

  “还记得学校前面的菜园吗,那时的老师上得课堂,下得农田,课余时间挥锹翻地、除草种菜,什么都能做。” 

  ……

  这样的问答,隔了二十五年的时间与空间,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惊喜,充盈着淡淡的离愁。推开岁月深处那扇门扉,思绪悠然回到了过去。

  我们就读的永和中学是一所很普通的乡村学校。那时候没有普通重点、公办民办的说法,读完小学,自然而然升到一墙之隔的中学。新学期报到,周围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原来,好多永和村之外甚至远至五滧的学子也到这儿来就读。乡村学校虽然简陋,师资不足,班级也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享受那个年代学校特有的快乐。决定命运的中考后,班里除了少部分同学考上高中、中专、职校外,大多数就此结束学习生涯,要么回家务农,要么外出打工。匆匆的毕业典礼后,我们各奔东西。二十五年了,当年的同学旧友早已散落天涯,偶尔听得其中几位音讯,也只是只言片语,雪泥鸿爪。

  可是我知道,在生命的似水流年中,你我虽就不联系,我们依然在彼此心里,尽管貌似生疏了,但很多的东西都已经镌刻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就等到一个机会唤醒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同学聚会,却有可以触摸的温度,暖意充盈。那些曾经灿烂的笑容,温和的眼神和善良的信任,再次潮水般浸漫过来。

  有人会说,我们的回忆都是在时光的流水里“刻舟求剑”,然而谁又能忘记得了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影视
   第A22版:国庆影视/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上海花城
   第A34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5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6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7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8版:上海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9版:上海花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第A40版:上海花城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百姓档案
老八路邻居
二十五年后的“重逢”
双手编织心中的梦
改变陋习 从己做起
忍受雕琢之苦
扫一扫
思绪随荷花一起收放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二十五年后的“重逢” 2015-09-30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