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和微信圈的朋友们纷纷点赞。
小范围里悄悄地流传着几张照片却引起了我的思考,观礼人员离场时各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有的方阵所在地,废纸、资料袋和矿泉水瓶子到处都是,他们可能急着赶时间,会议组织方留给他们的网线没有恢复原样,人走了就放在过道中间,很容易绊倒人;少数代表离开时没有把水喝空,现场有不少遗弃的空瓶子;最干净的显然是公安骨干观礼台,公安代表队人走后没有任何丢弃物,一尘不染,这是公安战士长期“讲文明、树新风”教育的结果,值得称赞和学习。
文明是城市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也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歌德曾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就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有良知的公民都应该做正能量的酵母,让文明的酵素早日融入现代社会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有朋友建议: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不妨预先拟份须知,用短信或微信倡导观礼者保持现场整洁,效果或有改观。闻讯《小主人报》已经在行动了,老师们倡导小朋友们在各地活动时,把行为习惯的提示和执行定入计划之中,假以时日,小朋友长大以后的行为举止必大为改观。让我们从己做起,用出色的实际行动告别陋习,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