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区内居民走出家门就能拥抱大自然?闵行区区长赵祝平表示,城区要绿意盎然,城郊要森林环抱,用慢行生态系统串联起一个个原本孤立的公园绿地,让原先“看得见走不进”的片林向市民开放。
植树造林绿无止境
赵祝平表示,闵行区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居民关注的问题。虽然目前区内的森林覆盖率与公园绿地建设量均在行业内排名靠前,但“绿无止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仍需要清晰合理的规划和见缝插针的造林。
“今后5年,闵行区将立足生态空间的城乡统筹、均衡布局和生态感受,实施‘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的生态发展战略。”赵祝平介绍。东部地区将实施15.3平方公里的浦江郊野公园及浦江大型居住区配套绿化工程。西部将借助旗忠网球中心的品牌效应,建造1800亩的马桥体育森林公园。南部将依托紫竹国家级生态科技园区,建设和改造紫竹绿地、滨江绿地、剑川商务区绿地等大型绿地。北部的虹桥交通枢纽和南虹桥地区,将实施沿苏州河水源涵养林改造工程和虹桥枢纽配套公园绿地建设。中部则将在170公顷的外环规划绿带中,打造集防护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建造贯通闵行区外环绿带数十公里长的慢行系统。
绿道串起美好生活
针对慢行系统的绿道建设,赵祝平详细介绍说,闵行区在全市已率先启动了《闵行区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和绿道建设,未来将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社会参与共建一批和挖掘资源储备一批”的思路,打造以城区公共绿地为核心,以郊区林地为基础,以道路、河道绿化为网络,融合慢行系统、应急避难和运动健身功能于一体的“一环、四横、四纵”绿道系统。每年新建和改建15公里绿道,使居民们沿着绿道即可休闲娱乐健身,甚至可以每天穿过鸟语花香的绿道走到地铁站去上班。
更重要的是,建造绿道意味着原先“看得见进不去”的林子将向市民开放,其中蕴含着政府部门希望市民更好地享受生态建设成果的善意。
公园绿地服务居民
此外,五级公园体系和立体绿化的建设,也将成为闵行区宜居城区的重要工作。赵祝平表示,区域内大型生态空间和微型生态空间,都将纳入公园系统,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城市公园-区域公园”的五级公园体系,使每位居民出了家门就能进到公园,哪怕一块“边角料”绿地,也能成为居民们享受清新空气的好去处。
而按照新编制的《闵行区立体绿化规划》,全区还将打造以莘庄镇、七宝镇、新虹街道和虹桥镇为核心,以G60-沪闵路和S20-沪金高速为轴线,以各工业园区和公共建筑为重点的“一心、两轴、多点”立体绿化网络,打造“春景秋色”的特色立体景观。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