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韩国10年的音乐剧《洗衣服》要来了——听起来真是个大悬念,要把衣服洗成什么样儿才能盛行10年?昨晚,这出韩国原班人马出演的剧目在话剧中心上演,“洗”得观众泪痕未干、爆笑连连。如同当年韩剧里,金三顺的男友对未来岳父做的承诺:“今后,和三顺一起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洗衣服》的主题也是:“要和对的人一起洗衣服、晾衣服”。这还不算,对生活极其认真的编剧还把洗衣服的含义引申——衣服就是我们人生的表象,会被风雨吹打弄脏,但是也可以不断努力洗涤自身心灵而最终焕发光彩,要把沮丧的心亮出来晒太阳,这才能将不如意的褶皱最终抚平。
《洗衣服》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首尔一处居住环境较差的房子里。屋主是一位一旦催租就凶神恶煞的老奶奶,而她的房客不过是东大门卖服装的阿姨、从乡下来到首尔5年在书店工作的姑娘英娜。她们在洗衣服的时候聊天,得知原来老奶奶照顾瘫痪在床的女儿40年。英娜在晾衣服时遇到对面露台上的蒙古青年,两人经常在晾衣服时偶遇,暗生情愫……每人都被生活摆了一道,但是认真洗衣服的状态,让他们重新感悟人生。尤其是当你看到舞台上,洗了女儿40年尿布的老奶奶大冬天赤脚在有冷水的大脸盆里踩啊踩啊,还高唱:“洗着洗着,我就更有力量”,真是让人感动——低到尘埃里的人还自带光芒!而英娜与蒙古青年的露台晾衣恋爱,简直令人想起1994年获得香港金像奖6项大奖的电影《新不了情》中,袁咏仪与刘青云的露台会,欲言又止的那种真情暗涌。他们第一次拉手,是因为一起晾衣服时无意中碰到对方的手指。他们最终定情,也是在一起晾衣服时……
与此同时,正在我们这里爆红的一出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却是一场炫衣服的盛宴。据说该剧导演忙着山寨各个国际大牌走秀服,并以全剧出场费最贵——1000元一台的鼓风机分分钟在剧中,把每一个角色的登场效果,制造成T台亮相时才会有的“飘逸感”。他对服装“价廉物美”的注重,曾使其一晚上裁制了50套各类山寨服。剧组炫衣服,引发围观群众炫——“我比你多发现一套山寨服”。剧组炫“美”,观众竞赛“发现丑”——美丑之争,引发话题,结果——红了!
衣服是什么?《洗衣服》里有句台词,看看人家晾的衣服,就知道这家人的家境。衣服,就是一个人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审美的综合体现。物质条件不足,但精神审美足够,也能找得到整洁干净、朴素大方的衣服穿上;物质条件很足,但精神审美缺失,就会穿成大众眼中的笑柄;物质条件和精神审美兼抵“峰值”,那衣服就能让穿着者成为“男神”或“女神”。
可是,你可曾在洗衣服的时候,深想一步?我们的外表可以洗涤,内心也应该时常洗涤。我们在关注高颜值的美、山寨服的丑等这些外在表象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当韩国人10年沉醉于“洗衣服”的时候,为何我们热衷于“炫衣服”的“太子妃”,而这个太子妃还不男不女?!
社会流行风,是一股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洗衣服》的盛行,说明韩国人内心总有一个敏感点,能感知到正能量被老奶奶的积极向上点燃,进而选择上进之路。“太子妃”的红火,除了能提供大家不断吐槽、分享槽点,并因此上瘾继续吐,从而——消磨时间?证明自身正确/高级成瘾?然后咧?红了剧组,把吐槽转换成的关注度转化成生产力,去生产下一部博吐槽的作品,然而吐槽者依然泯灭于众生之间,并不比其他人更“正确/高级”……
(作者为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