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研究者对烂脚病的思考
范鹏
■ 汤溪镇烂脚病发病年份表,此图从马丁·弗曼斯基博士已经发布的研究成果中截取(图一)
■ 2004年至2008年汤溪镇烂脚病幸存者发病年龄表,此图从马丁·弗曼斯基博士已经发布的研究成果中截取(图二)
  翻开史册,苏联伯力法庭上,731部队第四部部长川岛清供述了1942年侵华日军发动“浙赣细菌战”的一些细节:“根据石井将军的命令,我叫生产部制备了130公斤副伤寒和炭疽热菌供该远征队之用……”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选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和浙江省各地方志愿者团体调查近20年发现,在浙江金华、丽水、衢州等地集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烂脚老人。70年过去了,医生们在烂脚老人的伤口中并未发现炭疽细菌。如何才能证明,幸存者的烂脚就是由侵华日军所投毒菌造成的呢?

  2015年5月16至17日,第三次“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常德文理学院举行。会上,致力于研究细菌性传染病病理学的美国医学史专家马丁·弗曼斯基(Martin Furmanski)所作报告从医学角度做出了极具说服力的分析。

  弗曼斯基的研究使用了王选及学生对浙江金华汤溪镇全部村庄所作的烂脚病田野调查,该项调查共采访了87位烂脚病老人。其中有5例为其他疾病导致,2例于1970年至2010年之间发生,此7例因而被排除。“被排除的案例体现出这是一项好的调查。”

  随后,弗曼斯基就剩余的80例烂脚病幸存者进行分析,其基本情况为:63例男性、17例女性;溃烂发生部位有79例腿或足、3例手、3例全身、2例面部、1例头部、2例眼部、1例背部、1例胸部;有45例痊愈、13例未知、22例伤口仍为开放状态。这些老人的发病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942年至1944年(见图一),发病时间的年龄分布(见图二),6岁至10岁组仅20人,11岁至20岁组明显超出其他组别,为45人多。值得注意的是,弗曼斯基提示,由于采访作于2004年至2008年,接受采访的老人发病时大多还小,而那时的老人并非没有人患病,只是在采访发生时早已经去世了,因而在数据上无法体现。这些老人接受采访时,大多还提到了他们周围人:亲属、乡邻同时感染烂脚病。

  这些数据说明,1942年年中在当地集中出现的烂脚病,既不是老年人血循环不佳或者糖尿病所致病例,也不是当地既有的流行病。“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皮肤及腿足部溃烂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孩子、年轻人中的突然爆发呢?”

  再来看症状。

  弗曼斯基介绍,皮肤炭疽(Cutaneous Anthrax)发病时,往往从一处痒而不疼的小泡开始,小泡破裂后,会形成无痛的溃烂,中心黑色且硬,英语里“Anthrax”、“Charbon”等表示炭疽的词就是黑色的意思;引起大量肿胀;仅危害皮肤,不伤及骨头或软骨;通常只被感染一次,感染者要么死去要么免疫;如果同时感染了其他细菌,伤口疼痛且不愈合。以上这些病理症状与被采访的烂脚幸存者所述发病过程都高度吻合。

  同时,某些幸存者的叙述中,还出现了另一种细菌的影子:鼻疽。

  慢性肌皮鼻疽,其发病特点为,先从皮肤、肌肉的深处出现疼痛性肿胀,此后肿胀破裂,“自上而下”释放出黄色、油性的液体,并露出大而深的溃烂腔道。鼻疽伤口愈合慢,好了还会烂,且会在腿、臂、躯干、头、脸等各处不断形成新伤。发病可持续数年,还可蔓延至关节、骨骼。

  在某些幸存者口中,烂脚是伴随着高烧、剧痛的肿胀而来,且“自上而下”破溃,会流出较稀薄的液体而非脓水,所出现的溃烂腔道中心为红色而非黑色。不少幸存者还记得,烂脚之后数年之内,长好的地方还会再烂,且还不断会有新的溃烂出现。此外,有记录显示,1942年一场奇怪的瘟疫暴发,染疾的婴儿唇齿均被毁伤,活下来的幸存者则有终身面部畸形。

  弗曼斯基介绍,鼻疽主要感染马、驴、骡的鼻、腿部,在水中或干燥条件下数周仍能存活致病,且在此类动物间传染迅速,“必须将马杀死方能止住传播”。马夫或照料鼻疽病人的护士也可能感染,但为个案。除了在俄罗斯曾出现食用病马肉后集体感染的事件,鼻疽并无人际传播或在人群中大规模暴发的病例。当时的浙江,村民家中一般养猪、牛,并不养马、驴、骡,照理不应出现人被感染鼻疽的情形。1942年以前,当地也没有反常或反复发生的动物瘟疫记录。反倒是1942年下半年,有中国军队回到村庄后,骏马和骡子头部及身体溃烂后被销毁的记录4例。那么,当地又为何会出现高度疑似鼻疽的患病人群呢,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几乎是唯一的原因。

  见习记者 范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声音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美国研究者对烂脚病的思考
“烂脚”老人重生记
新民晚报新视界A11美国研究者对烂脚病的思考 2016-03-06 2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