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上海评弹团的新编中篇评弹《林徽因》将在兰心大戏院上演,5场演出已一票难求。“姑苏韵”苏州市评弹团中青年演员展演则将于本月26日起在逸夫舞台亮相,计划每季度推出两场演出,全部市场化运作。而上个月,新编中篇评弹《徐悲鸿》在逸夫舞台上演,出票率也达八成……这些年来,一直有些沉寂的评弹商演市场渐呈复苏迹象。
商演市场 开始热闹
目前,仅上海就有数十家公益性社区书场,苏州地区的社区书场更是多达200多家,各评弹团的演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而在传统戏曲、曲艺中,评弹是极少数不愁没演出机会的艺术门类。不过在公益性演出红火的同时,评弹的商演市场却一向有些冷清,除了上海评弹团的乡音书苑之外,上海演出市场中一年都找不到几场评弹演出。但是今年以来,上海评弹商演市场却热闹起来了,上海评弹团和苏州评弹团一起发力,相继推出“重量级”的商演项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表示,社区书场是把双刃剑,因为是公益性所以对演员要求不高,因而需要增加在专业剧场的商演来弥补社区书场的不足。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则表示,这几年各个团都在努力摸索这个市场,现在看来这几年没有白辛苦。
青年演员 经受考验
苏州评弹团此次在上海推出的“姑苏韵”系列展演是一个三年计划,计划每年在上海推出春夏秋冬四季共8场演出,总共有31位中青年演员将在系列展演中亮相。盛小云说,过去两年,苏州评弹团的青年演员每年都在兰心大戏院演出两场,从观众反映来看,他们对这些青年演员是喜爱的,因此才有了这次的三年演出计划。不过,尽管有前两年的基础,这一系列展演从演出市场的角度来看依然有些“大胆”。盛小云坦承票房压力是有的,但“我觉得就是要把你丢在河里让你自己学游泳,对青年演员来说这是一种历练,票房最真实。”据介绍,系列展演的每一场都将邀请专家评审团打分并发放观众调查表,请观众为整场演出的演员打分排序。
推广讲座 座无虚席
负责“姑苏韵”系列演出市场运作的资深戏曲经纪人许霈霖告诉记者,现在三月份的两场“姑苏韵”演出票已超过半数,“评弹平时的票价都是5元、10元,这次最高180元,最低50元,演员又有很多是观众不熟悉的‘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出票率已很不错了。”说到评弹商演市场,许霈霖认为,这几年评弹的市场运作总体上在复苏。前几天苏州评弹团在逸夫舞台为系列演出举办推广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而讲座票的发放对象都是逸夫舞台观摩卡的持有人以及评弹《徐悲鸿》或“姑苏韵”的观众,“来的人都是平时花钱买票的观众。” 许霈霖说。
市场运作 做到“极致”
而明天首演的《林徽因》也同样是一次大胆的市场化运作尝试。一部新编作品首轮连演5场,在这些年的评弹演出市场上几乎从未有过。秦建国表示,一开始定下首轮演出5场是有点担心的,但觉得既然进行了市场运作,就要做到“极致”。对于《林徽因》的推广营销,上海评弹团此次空前重视,拍摄了别具一格的“定妆照”,创作了吴侬软语的“开场曲”,户外广告、车身广告、纸媒广告多管齐下,明天首演时,兰心大戏院的门口还将被《林徽因》的巨幅海报包起来……目前,《林徽因》已一票难求,评弹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票子实在太紧张,剧团甚至在向赞助商回购演出票。
兴奋之余 保持冷静
面对票房的火爆,秦建国在高兴之余也保持着冷静态度,他表示,票房越好对于剧组来说压力也越大:“如果东西好,名符其实,当然会相得益彰,好上加好。第二、第三轮演出会有更多人来听。不过如果你前面吹得这么好,结果是豆腐架子,那就完了。”因而在首轮演出前,剧组在江苏、浙江的社区、乡村举行了10多场试演,以此来打磨作品、锻炼队伍,秦建国说,这种做法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