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月二十日“灯花”《保健品不是药》一文,很有同感。但我觉得,要遏制保健品疯狂夸张宣传成药的现象,不妨把保健品当“药”来监管。
按理说,保健品生产的批准文号是食药监部门,但在监管上与药品生产完全不同。现在药品的市场价格虽然放开了,但对药品的监管仍然十分严格,如药品的质量、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的宣传等等,都有全面的监督机制。而对于保健品的生产,几乎只管一个批准文号。虽然有时对夸大宣传也管一管,那是只有到了无法容忍、消费者反应太大的时候。
其实,各种保健品销售的违规行为就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诸如散发把保健品宣传成“神药”的小广告,向消费者邮寄的内部报刊杂志,假冒专家的健康讲座大吹保健品的治疗作用,什么“亲情销售”、“钓鱼销售”、“传销式销售”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欺诈式的销售行为,使一些老年人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南京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一直靠打胰岛素稳定血糖。听到一种保健品可以不打针、不吃药稳定血糖,她就买来服用了,结果昏迷不醒,医生诊断为低血糖,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药监部门检测显示,这种保健品中添加了一种禁药。
因此,要大家不把保健品当成药,仅靠宣传是不够的,更应该要像监管药品那样,严格监管保健品,才会不让不良保健品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