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职场后朋友圈在悄无声息间演变着。不经意中我与好几位相差10多岁、20多岁的朋友结成了忘年交。
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我与途经上海去德国留学的南京青年小陶结识。小陶学成回国后在安亭汽车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前年,得知我们一伙退休老人策划欧洲自驾游,他自愿加盟担任司机兼导游。36天的自驾游行程中,同行的老头老太们抱着好奇问起这位40岁不到的帅哥:“为啥愿意和退休老人厮混?”他坦言:“这个有教授、学者、工程师和企业家们参加的自驾游团队,就是一笔难觅的人脉资源。结识你们,我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他听我聊起上海残疾人事业时,对政府开展的耳聋遗传基因免费检测项目抱有兴趣,一回上海就鼓动了其他几位青年企业家捐款,并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建立专项基金。为配合政府推广这一民心工程,我挑头成立了长宁华衍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专事配合服务。小陶自然成了骨干,我们一起创办了公益科普网站,投拍了扩大宣传的公益广告《聋人的福音》。
与小陶交往的经历让我想起高适《别董大二首》中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改后句为“互尊自有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