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来自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从1880年至2012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85℃,1951年至2012年这个区间内,上升速率更快。过去几十年,每一个10年的温度都比前一个显著温暖,2011年到2015年是1980年以来最热的5年。因为受强厄尔尼诺的额外驱动,2015年成为自1800年代末期有现代观测以来北半球最热的年份,高温热浪波及全球各地,去年10月份,南非弗雷登达尔曾出现了48.4℃的极端高温。
史军表示,根据预测,从2016年至2035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继续升高0.3至0.7℃。具体而言,地球各处升温也呈现区域性差异。“北极地区升温快于其他地区,陆地升温快于海洋。”
随着增温后的大气能够保持住更多的水分,暴雨事件正在不断增加,“一代一遇”的暴雨更加频繁。不过,从全球来看,平均降水量在增加,但地域差距很大。史军说:“干的地方更干,湿的地方更湿。强降水事件会在中纬度、热带地区大量增加。”比如,巴基斯坦的季风期,一个台站记录了24个小时540毫米的降雨,而该国平均值只有336毫米。又比如,干旱继续肆虐巴西东北部和北美西部,导致阿拉斯加出现破纪录的野火季,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部非洲也受到了降雨不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