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民警“小智慧”
巧解10年邻里怨
龙钢 袁玮
  这几天,对于居住在虹口区水电路1210弄小区的居民陈永高来说可开心了。多年来,陈永高最忧心的事就是家里不能有客人来,生怕与楼下居民老王家因“敲墙声”而发生争吵。老陈说,“今年不一样了,社区民警朱玉荣为我解决‘心病’,去除了烦恼,亲戚朋友都可以来家里玩了!”

  10年前,住在4楼的老王感觉楼上居民老陈经常会发出“敲墙声”,影响了休息。而楼上老陈觉得自己很冤枉,自己从没敲过墙,怎么会发出“敲墙声”?为此,楼上楼下不知吵了多少次。“严重时,双方‘剑拔弩张’,一年不知打了多少次‘110’,有时民警前脚处理完,老王又打‘110’。”凉城新村街道水电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魏萍告诉记者。

  前几年,朱玉荣成为水电社区民警,遇到的第一个“棘手”事就是这“敲墙声”。经过走访了解,住5楼的老陈平时喜欢书法,并无敲击墙面的“可能”,再询问左邻右舍,有无听到“敲墙声”,回答也是否定的。朱玉荣进一步了解后,知道老王以前的职业是一名钳工,工作中经常要敲榔头。他初步怀疑,可能老王有幻听症,可老王的病历卡上只显示了高血压等病症,他本人坚决不认同幻听的说法,他的儿子也说不会。

  面对这“棘手”的事,如何破解?考验着朱玉荣的智慧。

  急中生智的朱玉荣想出一个点子:让老陈出去几天,这时候老王再投诉的话,不就说明问题了吗?老陈满口答应:“我和老伴旅游去!”就在老陈离沪的第二天晚上11点多,朱玉荣的手机响了,“又敲了!吵死了!你快来呀!”朱玉荣回答:“我们马上来看,如果老陈敲了,请他去派出所。可如果他没敲呢?”老王说:“他没敲,我去派出所。”

  朱玉荣连忙叫上居委会主任、楼组长,连同老王一起,直奔老陈家。敲门,没人。老王一口咬定:“我吃晚饭时还看到他,肯定在家。”朱玉荣电话征得老陈同意后,请锁匠上门,把老陈家的房门打开了。老王等进去一看,确实没人。老王还是不罢休:“他会不会知道我们要上门,跑出去了?”朱玉荣使出“杀手锏”,他打电话给老陈:“你能不能现在用你身边的固定电话打过来?”电话来了,老王看着来电显示上的外地号码,不吭声了。

  自那以后,朱玉荣再也没有接到老王的投诉,“110”报警电话也没了。

  一个小小“智慧”,使得原本“棘手”的事终于得以化解。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二孩效应暂未引发教师需求井喷
慈善广场舞大赛开始海选
电线杆严重歪斜 过路人担惊受怕
“任性”押运车成为拦路虎
土方车撞电瓶车 骑车男不幸身亡
静安枫景苑一保姆坠亡
社区民警“小智慧” 巧解10年邻里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社区民警“小智慧”
巧解10年邻里怨
2016-03-20 2 2016年03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