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拉夫罗夫生日
克里24日会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叙利亚局势、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交换意见。
克里与拉夫罗夫坐下后,提及后者21日刚过66岁生日,祝福拉夫罗夫生日快乐的同时,“希望这能让你在会谈中更加睿智”。拉夫罗夫回应称:“谢谢。不过如果智慧是以岁数丈量,那我是赶不上你了。”克里现年72岁。他随即“调侃”拉夫罗夫,要“尊重长者”。
分析人士认为,克里访俄体现出美俄双方谋求合作与妥协的趋势,因乌克兰危机降至冰点的两国关系出现些许缓和迹象。
俄美关系如同“天平”
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俄罗斯问题专家万成才认为,目前俄美双方在关系转暖上都既有需要也有意愿。俄罗斯9月将举行议会选举,美国年底将进行总统选举,双方均需聚焦国内问题,都想获得一个不过分激烈的外部环境。
然而,转暖并非俄美关系的全部。在乌克兰问题、人权、反导等涉及本国核心利益的话题上,俄美仍然针锋相对。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费德尔·瓦伊达洛夫斯基表示,俄美关系是一架天平,一头是俄美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和美国很多政界人士强硬的反俄立场,这经常导致两国关系中出现以意识形态为指导,而并非以实用价值为导向的对抗氛围。天平另一头则是俄美两国在叙利亚、伊朗、乌克兰东部等问题上进行妥协带来的正面效应。两国关系随着局势发展在“斗”与“和”之间摇摆。
“孤立”无效和解也难
万成才认为,目前俄美间已形成了以具体事务为导向的“务实合作”外交关系,如在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上的协调合作。目前俄美关系的转暖是战术性调整,但是俄美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难以解决。
克里开始访俄的同一天,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也到访莫斯科,分别同俄总统普京、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万成才认为,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是不可能被完全孤立的,美国实施的孤立政策并未奏效。制裁俄罗斯的措施使欧洲国家也损失巨大。
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欧洲与北约专家张征东认为,俄罗斯与欧盟双方目前都希望缓和关系,这首先是经济上的需要,但两国关系也不可能出现“根本性回暖”。
首先是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国家在克里米亚问题和新明斯克协议上与俄罗斯形成根本性分歧,双方暂时都难以找到“下台阶”的理由。此外,欧盟在政治上与美合作、军事安全上依赖美国,因此俄、欧关系是否缓和,与美国对待俄罗斯的态度有一定联系。欧盟不会仅仅因为遭受经济损失就抛开与美国的政治军事合作,也不可能在对俄关系上完全独立决策,摆脱美国的影响。 陈立希 赵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