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台绝不马虎
参加昨晚演出的不少艺术家前一晚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白玉兰颁奖晚会上作为表演嘉宾亮相,为了昨晚的演出,不少人特意推迟了归程。演出从晚上六时半开始,艺术家们下午一时就从市区出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南桥的大礼堂里走台。据介绍,本来当地有关部门还打算安排来自各地的明星演员们下午看一看奉贤,但被谢绝了。因为演员来自各个不同剧种、不同剧团,用的都是伴奏带,为保证晚上的演出质量,有的演员一连唱了好几遍,以保证配合默契,丝毫没有大牌的架子。白玉兰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剧协副主席沈伟民表示,“为人民绽放”是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重要主题,组织获奖演员深入基层,走进民众,传承、演绎经典戏剧,让中华戏曲返回民间,正体现了这一主题,这样的活动今后将成为常态。
秦腔震撼观众
来自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李小雄昨晚让奉贤观众感受到了震撼。虽然演出前上海越剧院著名袁派花旦方亚芬和奉贤广播电台主持人“好心”提醒现场观众,听秦腔的观众一定要身体好,但李小雄一开口还是把现场观众给震住了。一段《辕门斩子》高亢激昂,真是有点考验现场观众的心脏承受能力。之后,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院的李君梅的演唱更是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京剧观众熟悉的程派经典《锁麟囊》也可以唱出这样的风格,一句“这才是今生难预料”让现场观众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响遏行云”。于是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现场——只见全场观众拍着手,却听不到半点掌声——观众的掌声完全被淹没在演员的演唱声中了。
“冷门”不乏掌声
如果说秦腔让当地观众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声腔艺术,那么,婺剧则让当地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家熟悉的“断桥”竟然可以演得如此火爆,几乎堪比武打戏。开演前,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观众,他们中没有一个知道婺剧是什么戏,记者告诉他们这是金华戏,收获的也是略迷茫的眼神:“金华?出金华火腿的?”不过,这并不影响观众们从一开始就被演员的表演所吸引。婺剧的“断桥”被称为“天下第一桥”,各种跌扑滚翻、各种三人造型让人眼花缭乱,现场掌声和叹惊声自然是接连不断。在“断桥”中扮演许仙和小青的楼胜、杨霞云是一对“白玉兰夫妻”,演白娘子的巫文玲也曾获白玉兰新人奖。婺剧这几年在上海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也成了白玉兰颁奖演出的“新宠”,已接连两年作为压台演出亮相。
送上生日祝福
昨晚的演出,京昆越沪淮等上海观众熟悉的剧种自然少不了,而演出的明星阵容甚至胜过了前一晚的颁奖晚会,参加表演的昆剧、越剧、沪剧、淮剧的白玉兰奖获得者都是前一晚颁奖演出中未曾亮相的。上海淮剧团的双胞胎兄弟梁伟平、梁仲平演唱了《白蛇传·下金山》等唱段,兄弟俩几乎一模一样的长相让方亚芬都忍不住想考考自己的主持搭档能不能认出谁是谁。
上海昆剧团的谷好好与赵磊表演了《借扇》片断,演出一结束,他们就马上驱车赶往杭州,这几天浙昆60周年院庆,昆曲界名家名角几乎都集中于杭州。
宝山沪剧团的华雯则演唱了这几年十分走红的《挑山女人》片断以及沪剧《红梅赞》,唱到《红梅赞》最后两句时,华雯还秀了一把“上海好声音”。而上海越剧院的钱惠丽则演唱了《西厢记》选段,在她登台演唱之前,主持人方亚芬突然唱起了生日歌,原来,昨天正是钱惠丽的生日,说到生日还赶到奉贤演出,钱惠丽说:“生日年年有,到奉贤演出不是年年有的。”赢得了现场观众一片掌声。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