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配镜记
张健桐
  张健桐

  年纪上去了,常用的那副老光镜已服务多年,不给力了,还是去配一副吧。

  青云路眼镜一条街上标有市劳模罗彩鹃的那家当是首选。十几年前配镜时就一眼相中敢挂名经营的这家店,人说“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挂名应该是种自信吧?果然眼镜用了这许多年,没有喇叭腔。

  店虽一如既往地顾客盈门,只一会儿那位时髦精干的阿姨就接待我了,她将我的旧镜片在设备上扫描后三下五除二很快就验好了光,“度数深多了,要注意保护眼睛哦。”她谆谆告诫。我想既然是专业店嘛顺便买一个放大镜,阿姨说眼镜都配准了,不必再买放大镜。这人有钱不挣干脆得挺怪,我问“你就是劳动模范?”她点头:“我是罗彩鹃。”并顺手递过一张晚报让我看小字,煞清!连镜框才100元。记得手上这副旧的是80元,都十几年了,有良心。

  于是再加配一副平日戴的。罗师傅低声说:“平时戴的关乎脸面,配好点的。再说你鼻梁不高,板材框一出汗就下滑,配金属的,鼻架拗高点好口伐?”边说边拿出一副很别致的边角双框的红色金属架,我喜欢,又立马成交了。

  等着加工镜片的当儿,我无所事事就旁观罗师傅做生意。她果然是店里的灵魂,验光、选框这类技术活儿以她为主,她自信满满的作派绝对气场强大,三两下就把几个顾客顺次搞定了。一位五十上下不戴眼镜的男士验完老光要选镜了,罗师傅的报价有趣,从10元起报,20、30、40、50元的都有。那男子说要好看点的,于是也选了副100元的。我在旁边忍不住插嘴了:“罗师傅,人家做生意都先报大价钱,你怎么倒过来的?”罗师傅说:“我们面向老百姓,不斩人家,多数人还是求实惠的。”我深以为然,这不,旁边一顾客拿来一副镜架掉了个螺丝,营业员给配好了,还整了形,也没见收钱,挺暖的。

  这边又一个顾客说要找劳模了,她配了单个镜片,说戴着不舒服,年轻营业员说事先已解释过那镜架七歪八斜的,不好弄。罗师傅一边卸螺丝一边严肃地问是谁加工的,看来有人要挨板子了。接着她很吃力地弄,螺丝刀一滑手都出血了,不当回事,但最后还是摇摇头,对顾客好言解释道:“的确不怪任何人,你这镜架已变形,且材质太硬,拗不过来,你看要么将就用,要么另配一副也不贵。”顾客一试,连声说:“好点了,好点了。”我又在一旁瞎调侃:“劳动模范弄过的,好用一阵啰。”这一说,旁边另一位阿姨开口了,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几年前,她感觉眼睛模糊,在别店花300元配了副眼镜,结果没作用。别人介绍她到罗师傅这儿,罗师傅一验光,凭着丰富的经验对顾客说:“你眼睛可能有疾,相信我,先到医院查一查再说。”果然不幸言中。且事后回到这儿配合适的眼镜也只花了100元。女顾客感激得买了盒巧克力给罗师傅,罗师傅婉拒道:“你在我店配镜我们已经有利润了,哪能再收礼?”女顾客说,从此,她的家人、邻居配镜都认罗师傅。

  怪不得一条眼镜街,就数这家店最热闹,“劳动模范”这个称号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有分量的,罗彩鹃虽已退休十几年,光荣可没退色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对陌生人微笑
苏梦斯咖啡店
“晒”出来的鲜美
配镜记
三位剃头师傅
阳光里的尘埃
午间闲坐
品春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配镜记 2016-05-13 2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