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北京匡时将携十周年春拍的精品赴上海举行巡展。展览时间是5月21-22日,地点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得力于张大千先生长女张心瑞支持,甄选其珍藏的二十余帧大千画作,援助十周年春拍。《菡萏》是心瑞女士保存的一件特别的旗袍,大千将一幅荷花绘在白缎上,再请裁缝师傅缝製而成。《寒松琴》是1948年大千先生从上海返成都带回的古琴,并告诉心瑞这是宋朝著名词人姜白石的用琴,让之好好练习。
“澄道—中国绘画夜场”荟萃了任伯年、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的重要作品,无不经过多次出版著录,具有明晰的来源和传承脉络。其中李可染《革命圣地韶山》传承清晰,曾经过眼邹佩珠女士、李小可先生,为可染先生同时期极重要作品之一。张大千《关仝太乙观泉图》作于1947年画家盛年,早年为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上海市政府经济顾问顾翼先生旧藏。溥儒《寒江独钓》历经数次权威出版,精功明雅,堪称逸品。
“齐白石书画夜场”中遴选白石老人精品佳构20余件。其中《松鹰高立图》作于老人八十六岁高龄的重要作品。《豆棚人家》为张宗宪先生旧藏,整幅作品以红色调为主,印证着题画诗中的晚霞之景。《多寿》是白石老人为柳亚子先生贺寿所作,笔酣墨饱。
在古代绘画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匡时精心臻集数十件古代名家扛鼎力作参加巡展。其中丁云鹏《少陵秋兴图》原为张葱玉旧藏,并出版于1947年的《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石涛《剩水残山》为其名作,张大千尤为宝爱,钤印“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收录于《大风堂书画录》。王原祁《高风甘雨》上款人为吏部尚书宋荦,乾嘉年间归商丘籍陈履中、陈淮递藏,著录于李佐贤《书画鉴影》,为流传有序的巨制。
清代宫廷绘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彰显出其独特魅力。本季首次推出的“清代宫廷书画夜场”精选数件杰作参加巡展,其中蒋廷锡《百种牡丹谱》全套两百开整,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并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诸如此套《百种牡丹谱》一般尺幅之大,品种之多的煌煌巨制,则完全可以称得上二十年拍场之仅见。
“畅怀”书法夜场甄选古今书法杰作二十余件参加巡展,如元代倪瓒《与茂实札》、元刘继益《致叔方学士札》,皆属涵庐旧藏,流传有序,且品相完好,足见历来藏家之珍护。至如明末傅青主、王觉斯诸大家之作,亦复精彩绝伦,在存世作品中亦属上乘。吴昌硕诗稿一册,是八十岁后人书俱老之作,“歌辞自作风格老”,洵足珍贵。弘一法师《楷书八言联》毫无人间烟火气,读之清心。《御制朱笔诗稿》共六十三纸,全部都是乾隆本人的朱笔。
王铎的《雒州香山作》为日本现代书坛巨擘、王铎书法最重要的研究和推动者村上三岛的藏品,是王铎把“涨墨法”运用得炉火纯情的登峰造极之作,历代书法学者对此作品多有论述,出版在百余种王铎书法作品集中。
瓷器杂项甄选最为重要的数十件拍品参与本次巡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清乾隆,青花缠枝莲香炉、烛台三供”。现当代艺术板块首次启动“寻珍:现当代艺术夜场”,以全面性的艺术史索骥方式,为收藏家提供一次完整观察中国现当代艺术脉络之精髓的寻珍之旅。当代工艺品板块中,“高歌大庆·青花釉里红天圆地方瓶”是王步近年来拍卖市场中尺寸最大的瓷瓶,并收录于王步重要出版物。珠宝尚品板块中,钻石、彩色宝石、翡翠等亦有不同程度的精品呈现。
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上海精品巡展
时间:5月21-22日
地点:上海图书馆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
北京匡时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3-5日
拍卖:6月6-8日
预展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拍卖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主楼)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