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被偏见绑架
欧洲议会在决议中称,欧盟一些企业和工会组织担心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后,将有更多中国商品进入欧盟市场,威胁欧盟企业生存,影响欧盟就业。然而,这一狭隘片面的看法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
越来越多事例证明,金融危机后复苏乏力的欧洲经济从中欧贸易中获益匪浅。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仅2011年欧盟对中国出口贸易就为欧盟创造了300万个就业岗位。
欧洲议会是产业协会长期游说的主要对象,自去年起,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等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受益者就不断加大游说力度。
除了受利益集团绑架,欧洲议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欧洲议会在欧盟权力框架中地位尴尬,在欧盟三大机构中影响力居末。分析人士认为,欧洲议会借此吸引媒体关注,为今后争取更多话语权造势。
我可将欧盟告到WTO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明棋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以不以中国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但该条款适用期限是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他表示,据此中国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世界贸易组织条约缔约方应该遵守的义务,如果欧盟未来在贸易争端中不以中国国内市场价格为基础来判定中国出口是否存在补贴和倾销,中国就可以将欧盟告到世界贸易组织,并采取贸易报复手段。
根据欧盟法律规定,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相关决定应先由欧盟委员会提出意见,经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才能最终形成正式立场。
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下半年提出相关意见,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曾倾向于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洲议会投票虽无约束力,但向欧盟委员会发出了警告信号。
欧盟应尽快与我磋商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议会决议强调“一定要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暗示同意在12月11日终止替代国做法,但希望附加一些条款。
如果选择这种做法,欧盟应尽快与中国磋商,商定具体方法和程序。但欧盟法律人士估计,即使欧盟能够与中国达成一致,要在年底之前走完所有法律程序几乎不可能。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攸关欧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前景,欧盟机构间或许会拖延到最后一刻“悬崖博弈”。
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战
专家指出,基于中欧经贸重要性及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努力,欧盟应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咨询公司“差异团体”创始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施泰因博克表示:“从欧盟角度来看,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所带来的长远好处比短期损失更有价值。”
他说,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促进中欧关系长期良性发展,有利于欧洲吸引中国资本投资,同时中国经济创新转型也将为欧洲企业创造机遇。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甘巴尔代拉说,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能威胁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顺利开展以及中欧自贸协定前景。
他说:“通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对话,促进欧盟企业在中国经营活动。反之,将伤害中欧之间感情和互信,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来自德国的欧洲议会议员肖尔茨说,欧盟将自身产业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中国,坚持频繁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可能引起中欧贸易战,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伤害。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解决方法,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有着良好贸易基础的中欧双方应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深合作,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