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压扁了还能够快走
机器人学蟑螂绝招
凌启渝
■ 可压缩机器人是美国蟑螂的人造版
■ 可压缩机器人压扁了还能够快走
  蟑螂的生存能力令人惊叹,其中一个绝招就是在狭缝中穿行,只要你的橱柜有一丝缝隙,它们就不请自来。蟑螂的这种技能激发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机器人,未来可能在废墟中搜寻,帮助人们救援幸存者。

  为了解蟑螂这种钻缝能力的机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系教授罗伯特·富尔和博士生考希克·贾亚拉姆构筑了障碍通道,对美洲大蠊进行测试,他们还不断改变参数,探索蟑螂这种能力的极限。

  他们发现,蟑螂被压扁到身高的四分之一,压迫解除后仍能存活;而即使在小于身体高度三分之一的空间,它们仍能以每秒20个身长的速度通过。

  这些能力的关键,在于蟑螂的身体结构,它们的甲壳尽管相当坚硬,保持一定的刚性,但采用绞接式的连接,受压时以外骨骼变形来应对。以美洲大蠊为例,平常身高为12毫米,匍匐前进时降低到9毫米,压缩外骨骼就能矮至6毫米,而被缝隙挤压到4毫米时,还是能自如地前进。

  身体被压扁时,蟑螂的腿会转向两侧伸出,但仍有爬行的功能。研究人员还发现它们在障碍通道中借用了身体与天花板、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以说,蟑螂是用科学家称为“身体摩擦腿爬行”的独特方法在狭窄空间中快速行进的。

  有了这位“老师”,科学家着手研制美国蟑螂的人造版。他们用激光切割、覆膜等工艺,以折叠式板块构建外骨骼,制造了“采用铰接机制的可压缩机器人”(CRAM)。这个机器人体型比老师大,有手掌大小,外骨骼坚固而带柔性,算上板载电子器件和电池,体重为46克。两侧是6条长相奇特的腿,身体被压扁时会向外翻转而着地。

  CRAM是完全自治的机器人,在实验中它改变身体形状,自主驱动,快速通过狭窄通道。当然,用的就是蟑螂老师的绝招:身体压扁、六腿外伸爬行、巧借摩擦力。

  研制者表示,“这种仿生软体机器人原型,只是搜寻和救援机器人的第一步,希望以后的模型能钻入密闭空间的缝隙,迅速找到幸存者。”

  伯克利的机器蟑螂并不是第一个瞄准救援任务的。2年前,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助理教授阿尔珀研制过配备微型拾音器的电子昆虫,来检测倒塌建筑物中的微弱声音。高分辨率拾音器能在杂乱噪音(如水管滴漏)中区分出人呼救等关键声音;一些版本还能将废墟中接收到的声音无线传送给救援人员。阿尔珀表示,“在倒塌的建筑物中,捕捉声音是找到幸存者的最佳方式。”          

  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阳光天地
   第A09版:阳光天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专版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广告
世界上最小的DNA温度计
压扁了还能够快走 机器人学蟑螂绝招
传粉小精灵 蜜蜂有高招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新智B09压扁了还能够快走
机器人学蟑螂绝招
2016-05-15 2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