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聚围坐餐桌旁,常常会有人吃到一道菜,或是一盅汤,然后意犹未尽地说起回忆中的美味。也许这个时代速度太快,有些熟悉的东西无法跟上我们前行的步子,对许多上海人来说,记忆中总是有着许多难忘的食物,不知不觉间消失在过往的日子里,只能遗留在记忆中,每回想起来都不免吞咽一下口水,然后叨叨絮絮地说:“小时候,一直吃的……”
曾经,新雅粤菜馆的枧水粽就是许多上海人胃里的乡愁。
中国粽子历史源远流长,流派众多,枧水粽是广东粽子的代表,而新雅作为沪上知名的老字号粤菜馆,制作的枧水粽不仅解了一代代客居上海的广东人的乡愁,也通过几十年的传播,得到了许多上海本地人的喜爱。
“枧水粽在广东很流行,也是粽子中最基本的一类,在广东,每逢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枧水粽和肉粽相比口味要清淡很多,不腻,色泽光亮,吃起来特别香。我们从解放前就开始做枧水粽,枧水粽看似材料简单,其实配方很重要,枧水的量要放得恰到好处,让糯米产生更好的黏性,口感更有弹性。我们的枧水粽一直照着传统配方做,很受老百姓欢迎。”说起新雅的枧水粽,新雅总经理陈耀良很自豪。
然而,这款深受欢迎的粽子却曾经消失了好几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制作繁琐而价格便宜。没想到,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停产做法却引来了许多顾客的“抗议”,不少市民要求新雅重新恢复生产枧水粽。也正是听到了顾客们的反映,陈耀良提出“新雅不仅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拍板“顺应民意”恢复生产枧水粽。
陈耀良告诉我们,枧水粽做法考究——“做粽子的前一晚,把食用碱放入水中按比例混合,要把糯米浸泡在枧水一晚上,泡后的糯米略黄,沥干水后才能裹扎,包好以后又要烧上五六个小时才能出锅。”
这几天,新雅枧水粽的销量不断上升。在南京东路总店我们看到,加热的锅子里,粽子色泽青绿、格外诱人;四周的空气里则散发着枧水粽特有的清新香味;剥开粽叶,一股融合了糯米和箬壳清香的味道,顿时弥漫开。淡黄色的粽子有着油亮的光泽,虽然味道是淡的,但不添加任何佐料,吃起来已经是别有风味。如果待粽子完全冷却后再品尝,嚼起来会比一般粽子更加香糯、更加爽口,一点也不黏牙。据悉,南京东路总店出售的散装枧水粽每天都供不应求,临到下午就有买不到的顾客扫兴而归。
据新雅的老师傅介绍,新雅使用的粽叶全部产自安徽,糯米则使用了青浦的优质糯米,用这些材料做的枧水粽煮熟后“黄澄澄”、“糯嗒嗒”、“韧结结”,晶莹透亮。粽子的包扎则一改广式粽“扎绳略松”的方式,以江南粽的手势取而代之,粽叶包裹更紧,扎绳圈数也相对多一些,粽子吃起来更紧实,更有嚼劲,久煮不烂。
新雅粤菜馆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719号 咨询热线:63517788、6322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