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脑健康检查有望列入上海市民体检表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花十几分钟玩一款电子游戏,便可完成一次脑疾病早期诊断。如此准确有效的脑功能检测工具集,有望在2020年成为现实。而在2030年之前,上海还将努力成为世界第一个将脑健康检查列入全民定期健康检查内容的城市。记者昨天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已启动制定三大类重大脑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开发脑功能检测工具集,预期通过早期干预延缓老年神经进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中年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和幼年发育性脑疾病(如儿童智力障碍)的发生。

  脑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后疆域。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杜久林研究员形象地说,以我国的国土面积来计算,假如每10米种一棵树,这些树的总量相当于人脑中神经细胞数,而神经细胞之间的特异性联接的数量则与所有树叶的总量差不多。个中错综复杂,可想而知。美国、欧盟、日本都已启动脑计划,我国脑计划的实施也择日可期。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一大特色是让脑科学基础研究“牵手”人工智能技术,人脑与类脑的“脑—脑组合”,期待碰撞出更多灵感。

  脑科学和智能技术皆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分别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彼此较少借鉴。事实上,智能技术发展面临新的瓶颈,亟需从脑科学研究中获得启发,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反言之,智能技术发展也有助于脑科学取得进一步突破。即使计算能力强如AlphaGo,终究没有摆脱原有的技术框架,距离类脑智能还远得很,更不要提人的智慧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类脑芯片?杜久林回答说,完全解开人脑如何工作的谜团,科学上是一个无穷逼近却永远到不了的目标,在这过程中积累的很多知识,一点点应用于智能技术领域,便会不断改进智能水平。比如,入选2015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全球最佳35名科技创新人士的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带领其团队研发了一款类神经计算芯片,采用上海生科院神经所蒲慕明所长的基础研究成果,让芯片的耗能显著性降低了50%。

  据悉,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已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探寻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的早期诊断功能指标;上海神经所/交大医学院“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已启动了8项脑疾病机理、早期诊断、干预手段研发等团队攻关项目;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建立合作团队,已开展视觉系统干细胞研究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电力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0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12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中科院在沪推进生科“尖刀连”
脑健康检查有望列入上海市民体检表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4脑健康检查有望列入上海市民体检表 2016-05-19 2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