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眼ABCD
顾 土
  ◆ 顾 土

  我生长在北京张自忠路三号,这里有三座红楼,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每座楼分5个组,称甲乙丙丁戊,也就是5个单元。天干地支计数,是我国的古老传统,近代以降,楼号、门牌号、班级号等等,也都用起了甲乙丙丁,当然还有干脆使用1234的。我读小学时,班级还叫甲班,20年前搬进的住宅,也叫甲15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ABCD盛行,而且普及到各个角落,连村镇也不例外,楼号、楼座、地铁出口、班级、门牌号码,好像什么都是ABCD。ABCD的泛滥,对推广基础英语有多少用处,我至今尚未发现,但天南地北各种乡音读起ABCD,不尴不尬的场面确实不少,徒增笑料不说,还耽误了工夫。

  地铁口相聚、相约、等人、等车,大概在大城市里比较流行,哪个地点都不如地铁口明显、清晰、易找,还带有标志性。不过,移动电话的传输信号、再加上背景杂音、每人的口音等等,一旦说起B口时,多半都被人听作D口。

  有了这样的多次经验,每次说到地铁口,我都会听见对方加重语气强调:是AB的B,不是CD的D,幸亏地铁口如今还不是很多,如果再多一些,估计每次约会,都难免相声段子,尤其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朋友,大概会更加劳神费劲了。

  我家现在住的这座楼叫N楼,每次送外卖的小哥,都会跑到A楼,N和A的发音,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N楼与A楼还隔着好几里路呢,但人家在电话里就是听成A,我也没有法子,经常饿了半天,那边还在问:怎么找不到啊?结果,两边发急、一起生气。

  我在台北时,地铁口都是123456,尽管口很多,但怎么说都很清楚,因为这个发音是国语;有的楼座就称仁座、礼座,仁义礼智信,这个也不会听错。我们去台东太麻里乡的宾茂国中参观,班级也叫仁义礼。同行的朋友很纳闷,便问校长:怎么,这个班专学仁,那个班专讲礼吗?洪文政校长赶紧笑着解释一番,大家一乐。

  北京张自忠路三号的甲乙丙丁戊组,现在还成古迹了,很多朋友一听这种叫法,都很奇怪,称闻所未闻。尤其一看那个戊字,竟一时糊涂,不知该发戊音、还是戌音、或是戍音。其实,甲乙丙丁戊才是传统,如果是仁义礼智信,那就更有含义了,何必处处都是ABCD,怪累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满眼ABCD
红尘江南
朗勃拉邦的王宫博物馆
礼拜天小抄
冰火两重天
梅滋味
无 题(432)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满眼ABCD 2016-06-19 2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