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东新区书院镇细心呵护醉蟛蜞民间手艺~~~
浦东新区书院镇细心呵护醉蟛蜞民间手艺~~~
浦东新区书院镇细心呵护醉蟛蜞民间手艺~~~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新区书院镇细心呵护醉蟛蜞民间手艺
让滩涂记忆浸润美味乡愁
孙云
  “醉蟛蜞有了吗?”隔三差五,浦东新区书院镇中久村村民高才官经常接到朋友的电话,性子急的朋友还会开车从市区过来,就为了几瓶新鲜腌制的醉蟛蜞。每当潮汛到了,老高就会去附近的市场上搜罗一遍,买上一铅桶的蟛蜞,一个人忙活几小时,像如今这种天气炎热的时候,有时半夜三更还得赶辰光开工。

  老高其实是经营消防工程的,他怎么会成为上海滩如今已寥寥无几的醉蟛蜞手艺人,带着自己的手艺被书院镇纳入非遗保护系谱,并进行区级非遗项目申报呢?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书院镇的匠人中间。

  书院镇,镇如其名,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海边小镇。上了点年纪的书院人,都有在滩涂上钩蟛蜞、割江草、摸滩涂鱼、采芦花的经历。书院人去滩涂上走一遭,回来时候就是大丰收了。回到家,就地取材,用书院本地制出的粗盐,将蟛蜞埋入其中腌制数日,取出洗净,就取代惯常吃的腌冬瓜等“咸小菜”,成了农家难得的美味。

  滩涂的种种物产,是寄托农人乡愁的符号。然而,随着吹沙成陆、围海造田和沿海开发,许多老物件如今只能在书院镇“滩涂的记忆”展示馆中才能看见了,所以,那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乡愁符号,愈发显得珍贵。

  老高家五代人都是厨师,老高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曾经腌过蟛蜞,到了老高这里,他在吃醉蟹时得到灵感,来了一个发扬创新。经烈酒、25种中药材和调味品“醉”过的醉蟛蜞入口既有酸甜,回味又带辛辣,再加上挑选的都是腿上无毛的蟛蜞,肉质鲜甜。

  如今滩涂越来越少,蟛蜞也愈发少见,但是,老高始终相信,只要海洋还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短暂的一生,留下永恒的“口碑”
让滩涂记忆浸润美味乡愁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2让滩涂记忆浸润美味乡愁 2016-07-17 2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