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心挥之不去的军人情结,我从五六年前开始着手拍摄《永远的红军》纪录片,希望可以用影像记录下中国仅存的这批老红军,好给后人留存些许珍贵的影像资料。虽然志愿极其宏伟,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才发现困难重重。由于年代久远,能够活到现在的老红军们,基本都是超过古稀之年的高寿,有些甚至都到100岁高龄……从未想象过,人活到100岁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可是老红军们却身体力行地告诉我,想要拥有跨越世纪的生命,其实并不难!
2011年的春天,我曾随《永远的红军》摄制组前往河南信阳,探访百岁老红军罗明榜。刚刚过完百岁大寿的罗老为我们示范了一项他的独门绝技,那就是穿针引线。家里人说起罗老这项技能的时候那满脸都是骄傲啊,我内心害怕罗老家里人的“撺掇”会让老人心里紧张,就特客气地说不用不用啦,别累着老人。但是罗老轻手利脚地拿起了针线,轻轻松松地穿了过去……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在我面前的只是个刚过古稀的老人,他的利索劲儿让我完全没有办法和100岁高龄联系起来。罗老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去后院给自己亲手种的菜浇水施肥,有闲工夫的时候,会和家人唠唠嗑,出去四周走走。他的生活很简单,或许在年轻人的眼里,他活得很无趣,但是就是这种心境,让罗老拥有了跨越世纪的生命,也让他的家人们可以继续陪伴在侧,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家有百岁老人可不是老天爷对这个家最大的眷顾吗?
采访的工作还在继续,这几年又陆陆续续见到了好几个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尤其是最近刚刚在南京采访完的105岁的老红军——秦华礼。初次见面,秦老一身干净利索的衣服显得精神矍铄,谈起当年的峥嵘岁月,秦老思维敏捷毫不混乱,并且大声斥责某些影视剧从业人员的胡编乱造,一再强调现在有的影视剧不尊重历史教坏孩子。好几次,我都有点恍神,仿佛与我对话的是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交谈中无数次碰撞,激起来的火花掩盖了时间的流逝。我们,真的,不带停歇地聊了一个下午,中间没有任何的休息和调整,甚至连口水都没有喝。实在无法想象,我面对的,是一个105岁高龄的老人家。
说起秦老的养生之道,他摇摇头笑着说,没啥特别的,就俩字,乐呵!谁说不是呢?人活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想要的太多,所以总觉得得到的太少,有人追逐名利,有人喜好奢华,有人为金钱倾其所有,有人为职权削尖脑袋,到头来却离快乐越来越远。没有了快感,人生还能长久吗?所以秦老一再强调,人活一辈子,别想太多,清心寡欲点,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所以即便退休后,他还是坚持打门球,前几年还骑摩托车,每天把自己放空,去享受眼下的每一天。我想,这就是老红军长寿的秘诀吧,悠然一世,难得乐呵!
在那么多的百岁老人中,北京的王定国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当我们去的时候,105岁高龄的他还在家里摆麻将,准备要和家人大干一场。由于采访次数过多,老人家已经对于采访当年的事情无甚兴趣,总是说自己忘记了,可是当我们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候,王老一定会第一时间纠正我们的发音,自己乐乐呵呵地高声唱了起来……
采访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采访到的超越100岁的老红军也慢慢增多,有湖南的陈云忠、河北的王茂全、北京的方强、辽宁的曾思玉……前前后后总共有二三十个。所以当我们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在策划的时候,总会不经意冒出几句:“这个老红军真年轻,才98岁呢!”这种对于年轻的另类定义,总会让不知情的人倍感震惊,直到他们真正看到这些百岁老人的生活状态时,才不得不感慨,人生八十古来稀,这话说得真有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