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货厨艺好
吴嘉
  文 / 吴嘉

  有些人看起来一副很懒的样子,家务事之类的不愿为之躬身,不屑弯腰。但一说到吃,却又表现出无比的勤快和精通。

  我就认识好几位这样的吃货朋友。他们不是专职的厨师,也没有学过厨艺,更没有围着锅台转的习惯,但只要他们一出手,顿时,餐桌上立马色香味俱全,一个菜,一道汤,甚至一品甜点,就让作为女同胞的我惊艳。看着,垂涎不已;闻着,赞不绝口;品着,又回味无穷。

  同事小倪平时一副三不管的样子。有一天,由于兄弟单位的同事来访,他二话不说让女同胞们靠边站,亲自操刀炒了一盘鸭子。他先把鸭子洗净,再把鸭子细细地剁成指甲盖大小块,切好姜、蒜头、辣椒备用。我看着他娴熟的动作不禁惊呆了。不过三十分钟左右,整个厨房便飘荡着一股迷人的香气。随后,一盘色泽鲜艳、浓香味辣、口感滑而不腻可口的辣子鸭就上桌了。这还不算,随后他又乘兴炒的峨眉豆(扁豆)炒青椒更是青翠欲滴,而家常豆腐又咸味适口,青菜更是青到没朋友。这让经常围着厨房转的我惊呆了。这哪是业余水平,分明是专业品位嘛。

  还有一位朋友在我家作客时,他看我炒菜时笨手笨脚的样子,便自告奋勇地卷起袖子要代劳。看他平时一副吊儿郞当的样子,我心里还有些七上八下。可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道我并不擅长的蛋包葱花肉,色泽金黄,蛋形鼓胀而饱满,不焦不老,恰好火候。及至上桌时,大家都觉得这个菜才是这一餐中的亮点,干了个一干二净。大家都取笑他真人不露相,露相的都不是真人。他呢,听了,只是腼腆地说,恰好我爱吃这个罢了。

  有一次去妹妹家作客,妹妹家里平时由她家公掌厨,那天恰好家公不在家,妹妹又要忙小孩子,在一边呆着的妹夫便被推到了厨房阵地前沿。我记得那天妹夫做了一个麻辣水煮鱼。鱼是用鲢鱼,底料用豆芽,辅料是麻辣、姜、蒜头。看着他有条不紊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炒,极其娴熟,不一会儿,一锅飘着红色的辣椒,香气扑鼻的麻辣水煮鱼上桌了。味道果然不错,鱼肉嫩滑,油而不腻,汤汁辣而不过,味道鲜美。我尝着不禁胃口大开,笑妹妹被妹夫蒙蔽了。

  还有一个从不进厨房的小妹仔,她居然在一次聚会上做出了一道味道鲜美的苦瓜汤。汤色清亮,味道微苦,却饮之如甘,以及她最后送上来的一品鞑靼,滑滑嫩嫩,让人回味无穷,我笑问她是何时学会的,怎么做到。她却卖了个关子,说,只要你想吃,便一定能做得到。

  那一刻,我明白了,那不过是吃货的原则罢了。只要有料,只要想要,便能把它做到最好。其实,这不仅仅吃,对于任何一种事物,如果我们都抱着一定要做到最好,那还何愁办不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天下艺家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吃货厨艺好
巧食红薯
禽类的最佳冰藏温度
苔菜拖黄鱼
镇江锅盖面
扫一扫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03吃货厨艺好 2016-10-20 2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