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除幽门螺杆菌
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虞睿
  早在1982年,两位澳大利亚医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2005年他俩因此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的一位获奖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在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始终埋首临床微生物学领域,持续致力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受诺贝尔奖创新启迪项目之邀,近日他来到上海,与医药界同道分享最新的科研创新构想,包括利用幽门螺杆菌的免疫调控特性平衡免疫系统并提升对于过敏反应的管理。

  既往人们从未发现某种类型的胃病存在细菌感染且带有一定的传染性。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马歇尔教授与其合作伙伴关于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对于免疫学和医药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远影响。21世纪,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仍然是一个充满新发现但也争议丛生的领域。曾有观点提出,螺杆菌既是适应能力极强的病原菌,也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共生菌。

  现已明确的是,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影响着全球约50%的人口。这种细菌会从母体传播到孩子身上,让螺杆菌DNA能够在孩子身上模拟母亲体内线粒体DNA的演化过程。

  上世纪医学界已经发现持续的高胃酸分泌会诱发慢性消化性溃疡。而人类寿命的延长也使得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基础上进展为胃癌成为了可能。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因果关系明确,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达39%。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CRC)将其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类致癌因子。幸运的是,现代医疗手段已经能够有效地应对此类致癌病原体,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在内的四联疗法能够消灭幽门螺杆菌,阻止其传播防止新的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是切断唾液传播途径,如成人不要嚼碎食物再喂养幼儿,有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一起用餐时要用公筷,婴儿舔舐和吮吸的奶嘴不能共用,避免过多的口对口接触。  虞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 可防可治 切莫忌医
当“老病号”遇到大雪节气
我行非我愿 强迫在作怪
根除幽门螺杆菌 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多样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2根除幽门螺杆菌
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2016-12-05 2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