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多样
袁缨
  全世界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增长,成为人类必须直面的挑战。随着年龄进入中年期,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开始逐渐接受定期常规体检。但是当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做完后,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杰军教授指出,肿瘤高危人群重视体检是好事,但某些特殊的检查项目没选择到位,尤其是有家人患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40-45岁以上的成年人需再做肠道体检,具体检查有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柏愚副教授介绍,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俗称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岁以上患者居多,占总患病人群的93.5%。很多患者往往是在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严重贫血等症状后才就医诊断,此时肿瘤多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获得治愈的最佳时机,疗效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尽快普及早期筛查和诊断,是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正在成为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结直肠癌很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是癌胚抗原(简称CEA)和糖链抗原19-9(简称CA19-9)。针对这些肿瘤标志物进行血液学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结直肠癌,或者作为癌症复发的早期预警。

  目前比较领先的针对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仅需抽取10毫升外周血,即可准确判断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柏愚副教授提醒,血液检测只是初步筛查的手段,如果血液学检查结果提示有可能患有结直肠癌,病人到医院就诊时依然需要进行复查,肠镜依然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才能确定病人是否罹患结直肠癌甚至肿瘤的分期与分级。

  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扫除成见与误解,获取正确客观的疾病信息,显得格外重要。《结直肠癌家庭手册(预防篇和治疗篇)》科普图书及其电子版日前发布。王杰军教授呼吁公众从正规渠道获取正确的防癌知识,让客观准确的结直肠癌科普知识,为公众发现癌症、战胜癌症提供帮助。   袁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 可防可治 切莫忌医
当“老病号”遇到大雪节气
我行非我愿 强迫在作怪
根除幽门螺杆菌 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多样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2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方法多样 2016-12-05 2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