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都未有芳草,二月初惊见草芽。”每年立春,在刺骨的寒风中,草木总是争萌显绿。记得儿时,外公总会选在立春,外出采摘绿芽。回家后,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绿芽儿,恭恭敬敬地放在精美的小碟里,静静地放在祭祖的供桌前。一二时辰后,这些绿芽儿便会退去水分。此时取出盖碗,把这些供过的绿芽儿和着绿茶,一起冲泡,当揭开盖碗时,这些绿芽儿胜过了好茶的绿,还散有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明气清。这虽是遥远的记忆,但仍在心中。
长大后才知道,在古人眼中,立春大如年,是一年生计的开始。千百年来,先人们在立春有祭祖祭神,敬仰神明的习俗。既是迎接春的到来,又在期盼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多年来,每年立春,总喜欢独自地走出家门,来到草坪里,溪流边、阳坡上,寻赏寒绿,亲近寒绿。
立春赏青与清明踏青不同。立春时的草木刚刚萌出点点新绿,花树缓缓冒出稀疏的幼芽。此时赏绿,心要静又要细,尽管绿很醒目、很亮眼,但量不多,分布广。要在慢慢的找寻中,才能感受那不同寻常的寒绿。在草坪上,我看见寒绿像米粒撒地,是幼小的,瘦弱的,微不足道的。但这些芽绿儿,没几日便会遍地泛绿,笑歌春天,长成无比可爱的绿草坪。在不远处,有位姑娘陪同一老者,也在赏景。老人个高清瘦,皱纹纵横的脸,透出几分刚毅。他用手杖,拨着草皮,在十分仔细地寻找。我知道,他在寻找绿芽儿,探究春的脚步。此刻他忘记了整整一个冬天,忘记了呆在家里的单调与无奈,在他的眼里,这星星点点的绿芽儿,温暖着他对春的期盼,看到了心中期待的一份春意,一份春暖。也许经受过岁月的磨难,人是最能体会绿的可爱。
在阳坡上,我发现寒绿像漫天疏星,被冻红了,僵住了,不成模样了。但这些嫩芽儿,不多日便会新绿满溢,鲜绿满眼,长成无比秀美的绿坡。站在阳坡前,我看着结伴遛弯的两位老太。正在指点坡上花草的嫩叶儿,开心地议着说着,不时转动着双眼,像是见多识广的贵妇人,不可思议地展示出,一种不属于她们的喜悦与兴奋。从她们的眼里,我已经看懂了这点稀稀疏疏的嫩芽儿,已经唤起了她们对美的念想,激起了曾在心中的一份美好,一份向往。人总是在美的向往中,逐渐显出几分高贵的。
在小河里,我看到寒绿像陈年帘子,是破旧的,稀疏的,毫无神采的。但这些水草儿,很快地便会焕然一新,绿满河中。蹲在小河边,我看着穿带时髦亮丽的美少妇,正吆喝着三个小男孩一起玩耍。她总是独自在前,小男孩紧随其后。那醒目的三个小光头,三件红衣服,正相互追随,不停喊叫,一看便知是可爱的三个小精灵。走在前面的两个,很快越过台阶。忽然那个拉在最后的摔倒后,大声哭喊着。嗨,这位少妇一点不着急,只是站在原地叫喊着:“勇敢点,自己爬起来!”真是令我惊讶!小精灵果然爬起来了,像奔流的河水,快步地追赶。此刻我脱口说,这孩子不简单啊。没想到那少妇却淡淡地说,“不靠他们自己,怎么养活他们”。我赞美地点点头,才知道是他们三胞胎,看着那深深浅浅的步伐中,渐渐远去的背影时,忽然让我悟得,寒绿报春心敬畏。这才是深沉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