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罗卡角,也就是说,我此时此刻已经站立在欧亚大陆的最西端了。紧邻悬崖的一处岩石角上立着一块朴素的石碑,上面铭刻着一行数字和一行文字。数字是地理位置: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文字是葡萄牙最著名的诗人卡蒙斯写于《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的名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陡峭的悬崖畔,大西洋苍茫浩渺。
罗卡角是葡萄牙境内的一处海岬,位于辛特拉山地西端,与其他海角的不同之处在于险峻,这是一个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像一把利刃直插大西洋。所谓海角,其实是陆地的一部分延伸,该叫陆角才是。“罗卡”的意思是岩石,的确,这里山势险要,岩石兀立,站在断崖上,看着席卷而来的汹涌海浪被岩石撞得如翡翠般碎裂,真是惊心动魄。我顺着丛丛的岩石堆往下走,大洋之岸曲折逶迤,越是挨近渐渐淹没于海中的岩石,越有走到路之尽头的感觉。前面真的一点陆地都没有了,与天衔接的是茫茫汪洋。但是,海洋是另一条路,是可以继续往前走的。我觉得或许人在这个时候,最能感受到什么叫绝人处而豁然开朗。
迎着扑面而来的大西洋的澎湃之风,我想,其实,天之涯,海之角,虽说多为形容,但确实有着可循的边际,那么,一切都不能因为虚幻而可以轻蔑的了。在我看来,边际也就是界限,而界限也是一种底线。因文学上的成就而被尊为“葡萄牙国父”的卡蒙斯在他的那部描写航海家达·伽马远航印度的长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曾鞭笞过那些妒忌心极强,喜欢挑拨离间,玩弄阴谋,利欲熏心,以将他人之事搞乱搅黄为乐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就是越过底线的,阻碍了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只能导致进步的中断和发展的衰退,因而在他的诗中,他为他们设置了自我毁灭的最后结局。我忽然想到,事实上,如今,这样的人非但没有绝迹,甚至越来越肆无忌惮,我们看到碰触人类道德底线的事情时而发生,让人不寒而栗。越过底线,那就什么都崩塌了。
公元1443年,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从罗卡角出发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开启了欧洲人探访未知大陆的先河,也开启了一个大航海时代。而在此之前,这里是已知的“世界尽头”。正是这样的开辟,据说使诗人卡蒙斯得以在100多年后通过海路到达中国的澳门,在沙梨头的一个简陋的石洞里开始了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的创作。据说,卡蒙斯还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他的众多美丽的情诗便是献给一位中国姑娘的,他在其中的一首诗中这样描写爱情:“爱情是不见火焰的烈火,爱情是不觉疼痛的创伤,爱情是充满烦恼的喜悦……”根据传说,卡蒙斯后来从澳门去印度,走的还是水路,结果途中船只在湄公河翻沉,他救出了诗稿,但与他同行的那位中国姑娘却遇难丧生。不管这一传说是否真实,但卡蒙斯由此启程、上演了无数生死不渝爱情故事的罗卡角至今依旧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地方,礁石悬崖,海风猎猎,碧草青青,一座灯塔,一个十字架,一片大洋,令人心驰神往。
岸边最高处,便是罗卡角的灯塔,红顶白墙,在经过海风涤荡后的阳光下格外显眼。灯塔指处,是遥远的大西洋彼岸,更是每一个从海上而来之人坚信的方向。我想象着当灯塔在黑夜中射出悠长的光束时,该是怎样的明亮而温暖,让人即使独处天涯海角,也不会孤寂,不会迷失,不会止步。
十日谈
行走天涯
时间在这里好像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