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战事80周年,我们把它称之为八年抗战的开始。曾经有一位老记每当此时必有不止一篇由心而发的“讨武曌檄”见诸报端,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丝毫不减当年作为战地记者出入于枪林弹雨的勇气和激昂。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代经历过抗战烽火的前辈绝大多数已经离开了人世,而我们只能从他们留下的文字中去感染他们的情怀,探寻历史的真相。
最近我家从喧市搬迁到郊野之后,心可静下来整理旧箧,在父亲残存的文稿和日记中,蒐集出旧体诗词238首。惊奇地发现有多首是在抗战时期写就的。现摘录两诗,以示纪念。
“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上海成了孤岛,就在这年除夕(1938年1月30日)父亲写下了《丁丑除夕》:
浮幢浩劫几时销?风雪关河岁又凋。何忍伤心思佳日,最难挥手送今宵!凄凉骨肉无家别,惨淡旌旗入望遥。孤屿一楼宁作恋,闻鸡旦欲听春潮。
这是经历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战事不到半年,半壁江山沦丧在日寇的铁蹄下,祖国遭受侵略战争的浩劫。眼下面临岁末,国难当头,今宵难别,多么希望明年就能听到胜利的好消息。殊不知这一劫便是八年长夜。
1940年3月30日南京汪伪傀儡政府宣告成立,父亲得知后,很快又写出了《闻秣陵近事有感》……全诗的最后二句极其形象地呼喊出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声:我也要尽我所能,投身到抗战行列,让胜利的旗帜在祖国的上空早早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