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腾飞插上翅膀
仲 里
  仲 里

  2016年4月19日,对大多数上海市民而言,或许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是对吴泾镇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注定在日后会被经常提起的大日子。这一天,闵行区委、区政府发布了《闵行滨江地区统筹发展管理体制方案》。

  方案明确提出:滨江统筹区域为116平方公里,吴泾镇37.6平方公里全部纳入该范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纳入滨江地区统筹发展,意味着吴泾镇迎来了发展机遇。

  如何破局?怎么降低对土地的原始依赖,发掘新的着陆点,滨江显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总是在孩子们需要她的时候,敞开了怀抱——“十三五”期间,黄浦江开发将向上游延伸。这对闵行是一个好消息,对吴泾镇更是如此。吴泾地处黄浦江第一弯,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闵行滨江开发将为吴泾镇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想象空间。2016年,闵行滨江概念的酝酿推出,再次将世人眼光聚焦到了闵行区,人们很是好奇,闵行滨江将主打什么内容?地处滨江显要位置的吴泾镇又将如何参与南滨江的开发部署中去?闵行区委、区政府抓住了上海构建科创中心的战略,把闵行滨江的发展重点放在了科创方面,计划打造成为比肩北外滩、外滩、前滩、后滩的黄浦江第一弯门户“上滩”,吴泾镇的紫竹成为上滩核心节点。

  如此一来,黄浦滨江的金融、徐江滨江的文创和闵行滨江的科创,既有差异化发展,又相互补充。

  对照滨江方案发展规划,可以预见未来的吴泾有着无比宽广的发展空间。尽管蓝图已绘就,奋力本当时,但对吴泾镇而言,等着被啃下的硬骨头可真不少,不少难题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

  如果说项目是大紫竹联动的“血肉”,那交通网络就是联动的“筋络”,没有成熟的交通,联动也只能止于表面。吴泾深谙此理,加速构建了交通网络。首先就是城市轨道交通,15号线和23号线,共计有十个站点涉及吴泾镇。还有道路建设,地下、地上交通格局相互连通,道路网格基本成形。为即将腾飞的吴泾镇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未来的吴泾,将会是现代的,国际化的,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园区,旧城改造与新城镇同步发展的热土,老居民与新人才引进的乐园。根本上,它是宜居的,绿色的,是具备城市亲和力的创新型、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城镇。

  十日谈

  浦江第一弯

  明日起刊登一组《给孩子的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家装专版
   第A32版:家装之窗
弱者的声音
毋忘历史
梅雨天也能拍出好照片
小企鹅
这种近在咫尺却又陌生的地方
梧溪散记
访英纪游(两首)
婺源土鸡(油画)
为腾飞插上翅膀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为腾飞插上翅膀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