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瓜群众
殷国祥
  殷国祥

  赤日炎炎似火烧,想起当年的“吃瓜群众”。

  半个世纪前,在南市区的方浜西路上,靠近西藏南路口,有一家门面朝北的酒馆,店招叫做“醉不归”。北风呼啸的冬夜,隔着橱窗玻璃,可以看见熟菜间的台面上铺满了充满诱惑的各式荤素下酒菜,每盆从五分钱到几毛钱不等。缩紧脖子撩开棉门帘一头撞进去,只见酒客满座,一老者当垆卖酒,堂倌端着烫酒的锡壶穿梭在八仙桌间……

  这是冬夜的店堂图景。而到了盛夏日的下午,则是另一番景象:熟菜间里几个店员白衣白帽白口罩,手脚麻利地将无数西瓜切开、挖瓤、抠籽。店门外排着堂吃和外卖两条队伍,长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店堂内坐得扑扑满,头顶上的吊扇“哗哗”地疯转,满头大汗的食客狼吞虎咽,双手抓着西瓜瓤直往嘴里塞。当食客打着饱嗝捧着将军肚刚踱出店门,马上有人争相冲进去补位。外卖队伍里的群众更加辛苦,其中男人居多,脚趿木拖板,手持蒲扇,赤着脊背,头上包着毛巾,捧着钢种镬子、搪瓷面盆,顶住烈日的烧烤,只为买到全家人心仪的西瓜瓤。

  要问这家店铺为什么专卖西瓜瓤?据说是国家要保留瓜皮和瓜籽,有着重要用途。但对吃瓜群众而言,更重要的是,吃瓜的机会太难得了。那年月是物资供应最紧张的时候,发烧病人想吃西瓜,要凭医生开的证明才能买!

  如今,回想起当年“醉不归”门里门外的吃瓜群众,对比两个时代,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2版:家装之窗
乡愁的“碎片”
意外收获
亲情伴我们同行
吃瓜群众
走跑结合到百岁
月见草
陈希亮之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吃瓜群众 2017-08-18 2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