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网络营销不能没底线
何雪琦
  何雪琦

  前几天,一部名为“大妈地铁上怼cosplay女孩”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但事情在不久后却发生了反转,有网友发现这是一场网络营销,随后被骂女孩也在微博上承认了她只是被请来的“演员”。

  事情很简单,北京一位大妈在地铁上遇到了衣着有些暴露的姑娘,便指责其奇装异服,败坏社会风气,说自己的孙女就是被她们这样的人给带坏了的,而被骂女孩则全程默不作声直至下车。在几分钟的视频中似乎充满了各种社会“矛盾”,如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老一辈与年轻人的观念冲突等等。于是很快获得了数以千万计的点击量,而这一切却是由营销方精心制造的。

  可以说制造矛盾是如今网络营销的主要炒作手段,有矛盾就会有讨论。他们将网友对于事件的激烈讨论,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收益,这无疑是在消费大众的情感,很多人在得知事件的真相后都大呼“被套路了”。 营销无可厚非,这是企业宣传和盈利的一种手段。但企业在进行营销的同时应当有底线。无下限的炒作和制造矛盾,只会使本来就有误解的群体矛盾愈发激烈,带来负面影响。

  被欺骗感会使人们失去对新闻传播的信任,媒体成为炒作事件的替罪羊。在该事件微博下面,看到了这样的一条评论“现在的新闻得过几天才能评论”。一次次的舆论反转,就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反复的被欺骗会使人们在阅读新闻时不是先去思考,而是去质疑其真实性,导致真实的热点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这次事件也使某些年轻人对老人的刻板印象愈发根深蒂固,在这些年轻人眼中,他们顽固不化,刻薄刁钻。“大妈”这一形象更是身处如今舆论的风口浪尖。两代人之间有代沟,有些观念不同,有些矛盾本来是正常的,但类似的网络营销却加剧这样的矛盾和敌意,有些年轻人在评论中肆意宣泄对老人的愤怒,被负面情绪所左右。

  在这次的事件中,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无良企业应当受到谴责,同时,作为围观群众的我们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是否被成见与情绪蒙蔽了双眼,给了炒作者可乘之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2版:家装之窗
斩断卡证买卖灰色产业链
没有下文
融合发展,激发媒体生产力
长城保护如何与涂鸦文化共存
“吃人”的传销
网络营销不能没底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网络营销不能没底线 2017-08-18 2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