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质阅读是知识文化的灯塔
徐翌晟
■2018上海书展上午开幕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11:30 上午首发

  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今天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开幕。15年来,上海书展如一个少年,站立在江海交汇之地,倚靠传统,面向世界,以知识的灯塔之姿,传递着新文化、新思想、新理念,迎接着人们到来。

  年近八旬的王先生排在队伍之首,他提前了两个小时就从北新泾的家里赶来,为的就是能尽早进入书展。书展年年来,今年第一个想去的就是此次书展首设的国学馆:“读书让人感觉世界美好,传统文化的书集结在一起,让人充满自信。”

  立足于传统文化

  上海作为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之地,既是交通枢纽也是精神和文化的枢纽,打深打足传统文化的根基,才能充满自信地迎面与外来文化相遇。

  国学馆设于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二楼,多是传统风格装帧的图书,以上海老牌实体书店古籍书店为依托打造,集中了中华书局、上海书画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呈现5000余种新、旧版传统经典图书,还展示了《中华经典古籍库》,聚力打造国学馆“七天七堂课”,邀请傅杰、张国刚、辛德勇、刘永翔、陈引驰、姚大力、樊树志等一流专家,围绕“国学”,每天于友谊会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主题讲座。今天的傅杰讲座于下午一点半举行。据悉,未来“七天七堂课”将出现在每一届书展中,打造成上海书展的一个分支品牌。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自2013年起陆续出版了《史记》《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辽史》《魏书》《南齐书》修订本六种,连续六年选择在当年上海书展举行新书首发式,近年来屡屡引起读者的关注,“上海首发,全国畅销”在此体现。

  向世界展示传统

  融汇中西,打造中外出版文化交流平台,意味着把外来优秀文化技术请进来,也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用最符合时代和传统的最美包装迎接多元文化。

  在书展上荣获“世界最美的书”两部中国作品均是“古书新作”。其中《园冶注释》由张悟静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著名林学家、造园学家陈植为明代造园学家计成所著《园冶》做的注释。《茶典》由潘焰荣设计,商务印书馆出版则以钦定《四库全书》中的八部茶学著作为蓝本,精选中国历代“茶”主题珍品书画九件作为插页,全面讲述中国的茶文化。

  在基于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迷你”童书快闪店,可以挑到最适合的童书。在这个不到2个平方米的迷你童书店里,不仅见不到一名店员,甚至就连一本实体图书也摸不到、看不着。你可以通过与虚拟导购员小猫“童童”的互动,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计算机便会通过数据分析,从历届获奖图书当中,甄选出一组最适合你的作品。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品质阅读是知识文化的灯塔
传统与潮流的交汇
三省一市确定6个合作项目
上海国际文学周谈“旅行的意义”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品质阅读是知识文化的灯塔 2018-08-15 2 2018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