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中国航天,“放松感”源于自信心
余建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度过一个热闹的不眠之夜后,爽朗的大漠清晨,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长征火箭拔地而起,在响彻天际的巨响声中,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乘的神舟飞船准确送入太空轨道。

  观看完发射的人们欢欣鼓舞,为发射的精彩所震撼,流露着对自己国家实力的信心。发射指挥大厅内,人们脸上的表情很放松,指挥员的一个个口令声清脆、流畅,听不出一丝紧张。镜头回放到几小时前,两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缓缓走过欢呼的人群,微笑挥手,随意、从容。

  放松,不刻意,少了一些程式化,却又能放能收——这是航天员给人留下的新印象,也很像中国航天人队伍乃至中国航天事业带给世界的新印象。

  放松源自信心,信心源自实力。中国航天的“放松感”源自于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10天前,也就是10月8日,正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的标志性日子。1956年10月8日,由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6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正大踏步地迈向航天强国。

  比实力更强大的,是对梦想的坚持。景海鹏和陈冬在进入太空那一刻的挥手致意,看似轻松的同时,其实正在开始承受失重的困扰。在能够成为“神十一”航天员之前,他们光是为准备这一个任务就已经训练了4000个小时。

  是啊,无论你是谁,平凡或不平凡,当你抬头看到火箭撕破空气,呼啸着穿过苍穹,你会清晰地知道,梦想就是梦想,它总能让你充满力量和执着。而这,也可能就是航天人之所以坚持、甘于奉献的原因所在。(余建斌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警务改革让公共安全“看得见”
跨界
买买买
中国航天,“放松感”源于自信心
“套”你没商量
IP泡沫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中国航天,“放松感”源于自信心 2016-10-18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