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顾村镇菊泉小区门口有条南山河,两年前整治清理后,成了市民近悦远来的景观河。可好景不长,由于沿街店铺乱排污水,河面上经常漂浮着大量的油污和垃圾。原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如今却成了避之不及的臭水浜。
记者调查
景观河成臭水浜
记者沿菊泉街一路往南步行约3分钟后,在街东侧靠近菊太路附近,东西走向、长约300余米的南山河出现在眼前。河道水位较高,水色偏深,风一吹过,明显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正在附近早锻炼的汪女士说,今天的水位还比较高,河水还不是最脏的状态。水位只要一低,河面马上就会聚积起大量的油花和污垢,泛出的味道令人眩晕。
记者在现场看到,南山河的西面断头,呈一块U字形的区域,垃圾和油污等容易囤积在此。而河流沿岸便是菊泉公寓、菊泉小区、宝沁苑等多个居民小区。说起南山河,家住菊泉公寓的冯先生是长吁短叹,“老早的景观河让阿拉心花怒放,如今臭水浜是阿拉的一块心病!”
河水是如何被污染的呢?记者发现菊泉街两侧有许多餐饮、理发、电器维修等店铺。居民们讲,这些商户私自将生活污水接入雨水井,特别是一些餐饮店,把厨余垃圾、汤水泔脚等也倒入其中,饱含油脂的生活和餐厨污水通过雨水井直接排入南山河,导致河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河水发黑变臭。
局长回应
疏堵结合联动执法
宝山区水务局长李强表示,经初步排查,菊泉街沿线约有20余家各类商铺,7家左右存在雨污混接、污水通过雨水井直排的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区水务行政执法大队已经联合顾村镇共同采取措施,从“疏”“堵”两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疏”就是要规范商户排水行为,让生活污水进入收集系统;“堵”是指封堵非法的排水口,对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从严从重处罚。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李强说,中小河道综合治理需要加强源头防控,在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中,必须将餐饮、制造业企业等作为重点改造对象,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
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形成联动机制,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必须按各自职责及时处罚,并将处理结果相互抄告备案,形成合力加强后续跟踪和督导检查力度。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