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贯穿长宁区的新泾港,每到暴雨天,河面就发黑发臭,令两岸居民难以忍受。多年来,该现象一直没有好转,马上天气又要转暖了,如果再不治理,恐怕我们今年还得遭殃。
记者调查
5座泵站污水排河道
家住中泾路新泾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年搬入该小区,本以为临水而居,环境优美,但住久了,才发现新泾港时常黑臭,特别是一下暴雨,河水马上“变脸”,河面上还会漂浮黑色的淤泥结块,令人作呕。即使雨过天晴,但太阳一晒,河水仍会发出阵阵恶臭,臭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夏天暴雨多,黑臭现象也最频繁,别说在河边散步了,就是在家里,也只能关紧窗户。这样的状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解决办法?”张先生很焦虑。
对此,赵成樑解释说,新泾港北接苏州河,南至淀浦河,其中长宁段4.22公里,河道平均面宽20米,为区内主泄洪河道。经排查,河道沿线两岸无违法排污口,但有5座市政雨水泵站,暴雨来临时,市政泵闸就会向河道排水,由于部分小区和沿街餐饮店雨污水管混接、马路泥水沉积等因素,泵站排放的雨水中污染物和淤泥含量高,经常造成新泾港河道大面积黑臭。换言之,泵站放江是新泾港最主要的污染源。
局长回应
10月底摘掉黑臭帽子
“找到了病因,就要对症下药!”赵成樑表示,长宁区已经制定了新泾港整治方案:首先,改造新泾港沿线泵站外围污水管网,将输送至泵站的雨、污合流水统一纳管,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避免污水入河,改造工程将在6月底完成;然后,在对新泾港河道水质较差断面精准定位后,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曝气增氧等生态工程技术手段,提升水质,确保10月底使新泾港摘掉“黑臭河道”的帽子;最后,各部门协同作战,落实河道治理长效机制,水务部门加强河道保洁,及时清捞河道垃圾和水生植物,环保部门在每月一次人工监测的频率基础上,在新泾港沿线增加3座自动监测站;城管部门加大河道巡查和执法力度,对涉水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本报记者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