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外编导“异口同声”——~~~
中外编导“异口同声”——~~~
中外编导“异口同声”——~~~
中外编导“异口同声”——~~~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编导“异口同声”——
要讲打动自己的故事
孙佳音
  “我们在做电影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跟你的故事连接起来,如果你自己都无法被故事打动,你就很难打动别人。”陈可辛在昨天的“Screen Craft中外电影编导创意对话”现场如是说,道理听起来朴素,但却可能也是现场另一位导演詹姆斯·古恩所信奉的,他编剧并导演的《银河护卫队2》两周内在全球获得了超过6亿美元的票房。不过在他看来,这部行销世界的电影只是一个自传。

  《银河护卫队》只是自传

  《银河护卫队》看起来已经是一个巨型IP,第一部是2014年全年总票房的亚军,连续五个周末都获得了票房冠军,超越了漫威之前的所有电影,衍生产品收入也相当可观。但古恩说,“里面的一个人物就像我,他是一个小小的牧师,一个人孤零零,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格格不入,那就是我。而最棒、最美好的制作电影的经历,对我来说就是,我发现这个人物在全世界各地跟观众发生共鸣,世界各地都会有这样觉得孤独、迷失、被遗忘的人。”古恩强调,这种共鸣,让电影通行于全球消弭了各种文化的障碍,而不是依靠宏大场面和绚丽特效。他也坦言,科幻电影更容易能够打破文化的边界,“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还是其他国家的文化,都可以很容易跨越边界。”

  《月光男孩》没人信能大卖

  写出过《哥斯拉》和《骷髅岛》这样依赖场面和特效的编剧马克斯·鲍恩斯坦谈了具体的拍出“世界电影”的方法,“《骷髅岛》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另外一个岛屿上,所以这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局内和局外的互动,增强了电影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他以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举例说,“这是一个美国的黑人的小男孩,这是一部非常小众的电影,就算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的大片场不可能相信这个电影能够在美国的50个州,甚至在全世界大卖,但是还是大卖了。就是因为有非常个性化的电影编导,把自己的个性体现到了电影里面,而人物又有一些共性,使得世界的观众都能够有共鸣。”

  原以为《七月与安生》小众

  影评人周黎明聊起陈可辛去年制作的《七月与安生》,“讲到了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是小制作电影,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观众群很大,评分也很高。我很惊讶这样的电影为什么很成功,为什么拓展到它理论上的观众群之外?这样的成功故事说明了一点,就是你先要有信念,不去考虑怎么样拍出一个普适的、都喜欢的电影,如果这样想拍出来的电影是烂片。”陈可辛也说,“我觉得要爱你电影当中的人物,跟他们建立起联系和共鸣,像《甜蜜蜜》的故事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它描写了来自内地的中国人,每一个角色都在我生长的环境当中出现过。”他又强调了一遍说,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和自己的观众共鸣。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要讲打动自己的故事
扩大“朋友圈”增添观众群
互联网影视产业叠加影响深远
真诚地表达自己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要讲打动自己的故事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