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网易云音乐和扬子江航空联合打造的网易云音乐“音乐专机”首度亮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网易云音乐联合杭港地铁,在杭州推出主题为“看见音乐的力量”的“乐评专列”后,又一次与传统交通行业结合。记者与众多乘客一起,在从上海飞往海南三亚的旅途中,感受了一回新奇有趣的空中音乐。
旅途不再乏味
“音乐专机”的机舱内红白相间,并点缀着黑胶唱片等音乐元素。每个座位的座椅巾上,有着“民谣猫”“拉丁猴”“摇滚狮”等代表不同音乐风格的动物。行李架和小桌板上,则印有从网易云音乐精选出来的18个神级UGC歌单。其中既有超燃歌曲《震撼心灵的史诗音乐》,也有《“魔性BGM”抛开烦恼 逗比模式强势开启》等诙谐歌单,还有《华语怀旧文艺片原声精选》等走心歌单,打开航空公司预备的Pad、戴上音质相当的耳机,就可以开启符合自己口味的音乐模式,让旅途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竞争呈现新态
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次“音乐包机”之旅提醒我们: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各家音乐播放平台,亟需开始从粗暴的用户原始积累,转向以产品体验、个性化需求、功能的丰富性取悦用户。比如,虾米音乐推出推荐功能,首屏的“猜你喜欢”,根据用户的试听记录推荐他们可能喜爱的歌曲、专辑、精选集等;财大气粗的QQ音乐也有“发现”功能,不仅能依据用户喜好来推荐歌曲,还能根据地理位置发现周边用户在听什么;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则通过社交打开市场,推出歌单、乐评这些高度社交化的功能,辅之以缓慢旋转的黑胶唱片界面,也的确在两年内实现了用户数和市场份额的快速上升。
并非没有顾虑
行业欣欣向荣,营销如火如荼。不过,也不是没有顾虑。一则,三个月前,网易云音乐与地铁车厢糅合的“乐评专列”催泪动情,但很快,各大公司一窝蜂跟随,包地铁及户外广告炒作,为了炒作而炒作,却忘了产品本身,“音乐包机”的营销,但愿不要又被简单复制。二来,虽然“追求用户体验”已是这一阶段竞争的重点,但不可否认,巨大的资本让竞争还整体停留在版权的争夺上,拥有版权最多的,一定会在用户的争取和挽留上更有优势,也就是说,播放软件的竞争本质还是初级的。
如果未来几年,各大平台不在会员服务、正版音乐、在线演唱会、直播等付费形式上逐渐充实起来,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不抓紧培养独立音乐人、自制内容、培养明星,那么,烧钱买版权的模式,只可能让人想起那些烧钱买电视剧版权的视频网站,没有盈利,甚至没有对行业有真正有益的帮助,无非是厚了一部分的腰包。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