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又称明晟公司)通过官网宣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CWI)。A股在经过3次被拒后,终于扣关MSCI成功。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对A股进行指数性的配置,这一方面将改善投资者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将带来更加注重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就在昨天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为326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超过1.1万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公司超过1.8万家。今年前5个月,沪深交易所及新三板市场股权融资5194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净融资6808亿元。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明显增强,各项功能有效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历过前两年股市异常波动后,A股市场如何更好地保持稳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一大问题。
之所以此次A股叩关MSCI成功如此受到关注,除了之前连续被拒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扩大开放,将有助于通过国际资本的力量,治理资本市场的各种乱象,有助于市场平稳健康地发展,切实保障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引导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综观全球股市,影响涨跌的最主要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经济的增长速度,另外一个就是货币政策。股市被称作宏观经济晴雨表,虽然短期会因为某些因素而局部失真,而从长期来看,股市的趋势一定是与经济保持一致的。真正长期健康的牛市一定是在经济的景气周期之下运行,稳步增长。但是从A股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有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但是整体的开放程度并不明显。目前MSCI中国指数只包括在境外(主要是在中国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A股纳入MSCI指数,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全球基金配置A股,并发现A股的投资价值。根据过往其他新兴市场被纳入MSCI指数或权重提高后的情况来看,当地股市会有明显上涨,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扩大开放,引入全球化的资金,将以开放促改革,逐步优化A股市场的运行环境,让资本市场更好地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
叩关MSCI成功,将使得A股市场成为一个更符合国际规则、更具先进投资理念的交易场所,其核心意义不仅在于“通”,更在于“融”:海外资金的进入,将使得股票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个股的泡沫逐渐消退。参与到全球资本竞争的A股,将更加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最近两年,针对金融对外开放,谨慎论调不断上升。少数人觉得一旦开放之后,股市就会出现波动,金融就不能稳定了。但正如周小川行长在昨天的陆家嘴论坛上所说,各国经验(包括我国自身经验)都表明,保护易导致懒惰、财务软约束、寻租等问题,反而使竞争力更弱,损害行业发展,市场和机构不健康、不稳定。
今天,A股叩关MSCI成功,其最大的看点,并不是指数或者个股能够涨多少,而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展现管理层对于股市发展的信心。因为越是开放充分、竞争激烈的行业,进步就越快。
股市的稳定不能靠“闭关”,而唯有“开放”。A股只有真正朝着“国际范”迈进,才能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