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储备银行副行长Daniel MMINELE指出,从2014年开始美国股市市值的快速上升,但其基本面不够支撑它的估值。这种“非理性繁荣”趋势,在特朗普贸易政策推出后,进一步得到增强。“最近,人们看到美国政策实施的风险在不断加大,类似问题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后退。”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认为,接下来的一只黑天鹅可能是跟IT相关的,跟数字安全相关的。这是因为实体经济和技术世界正在加速融合,不再是以前封闭式的数字经济。
“我们面临的一大风险来自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落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王江指出,去年随着资本账户逐渐开放,出现一定规模的资本外流现象,这主要反映了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结构上的差异。由于我国金融开放必须延续,因此落差会带来风险。
面对仍潜伏在未知领域的“黑天鹅”,金融监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姜建清指出,2008年之前全球金融业都处于利润、资产的高速增长期,在繁荣的情况下面,杠杆也增加了很多。金融危机后,为了尽快实现复苏,很多国家的央行通过宽松或者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金融机构想要去杠杆,整个社会又是加杠杆的复杂局面。
姜建清表示,从行业来说,金融业去杠杆就只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增加资本,现在有各种因素比较困难;第二种重组资产负债表,比如把重点放在主要业务,一些不太重要的业务剥离;第三种就是调整资产的结构,走轻资产、轻资本的道路。
“监管趋严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监管也会这样。”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认为,在坚持去杠杆、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国内金融业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支持实体经济,“一不留神跑偏”的情况要减少;第二是做好金融稳定工作,特别是当前做好流动性的风险管理;第三在防范金融风险上,一定不能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