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
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
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
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
“先行先试”好政策还需好传导
鲁雁南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监管信息共享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经济规划,浦东新区政府、自贸区管委会关于印发《信托登记试行办法》的通知……这些最新、最权威的政策资讯,如今都可以通过中国银行率先在同业中开通的“自贸区银行家”微信公众平台上一手掌握。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结算部总经理张欣园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业作为自贸区改革政策的执行者,不仅要对各项政策做到深度理解和娴熟运用,更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做好政策传导,帮助更多企业有的放矢,更好地参与到自贸区建设中来。

  50多场政策宣讲会遍布全球

  “自贸区的各项金融新政策出台后,央行会给予各商业银行相当多的辅导和帮助,但市场本身在摸索中,银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张欣园说,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例,投入大量精力放在政策解读上,“我们希望做到的是,全行260个网点对外服务的能力是一致的,在政策的进一步传导过程中,来自基层网点和企业的反馈,也有助于我们在操作层面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有关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政策信息,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众说纷纭,人们最迫切想听到的,是去芜存菁的声音。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的同一天,中国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也正式开业,成为首批入驻自贸区的银行。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建立了总分行、海内外行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针对自贸区市场和客户的特点,成立了多个专业小组和区域联动小组,在全球举办了50多场自贸区政策宣讲会,送到企业手中的宣讲手册,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在张欣园看来,各家银行在政策理解上有细微差异是正常的,互相取长补短、以同业间的合作进一步促进自贸区业务开展,已成“新常态”。

  多项首单业务“水到渠成”

  为益海嘉里完成上海自贸区首笔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也是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出台后的首单银行业务;携手中行澳门分行和中行新加坡分行,为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跨境人民币借款,成为首笔用以支持上海自贸区主体建设的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成功做成自贸区首笔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为自贸区企业打通了国际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交易通道;完成首个自由贸易账户开户、首笔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划转……自贸区成立至今的一年时间里,中国银行成功“拿下”多项自贸区首单业务。

  “我们看重的并不是单纯的‘首个’、‘首笔’,而是长期来看,对整个实体经济发挥的作用”,张欣园更愿意把这一系列成绩,看作市场对中国银行在政策理解精准度方面的认可。

  作为业内公认的、国内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与区内企业在28.7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共同见证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每一步“先行先试”,也成为众多企业开展自贸区业务时的首选“伙伴”。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为20家集团搭建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市场占比约40%;与快钱、银联等6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跨境支付结算业务;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方面,至今已为16家企业放款,市场占比47%;外汇管理改革项下的业务方面,累计为23家企业办理意愿结汇,降低汇兑成本;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更是表现不俗,分别与中海集运、宝钢股份等企业签署了自贸区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FT项下的存款、贷款、贸易融资、汇兑、收付、信用证等完备的金融产品体系,各项业务市场份额均居同业首位。

  数字背后,一波波政策的传导,令企业感受到看得见的实惠。据介绍,目前区内企业得到的贷款价格约比区外低18%左右,仅中国银行一家,通过为区内实体经济发放跨境人民币借款和自由贸易账户下的贷款这两项,已合计为企业节约1.2亿元成本。

  针对新型贸易试点、简化单证审核等政策,中国银行还优化了审核流程和手续,审核时间从2-3天缩短至1天,同时建立无纸化的快速批量通道,大大缩短企业跨境汇划时间。

  通过全球统一授信等创新模式,中国银行也成为企业利用自贸区平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有力推手,截至目前,已先后为东风并购标致雪铁龙等10个项目以及超过214家外资企业入驻自贸区,提供了一揽子金融服务。

  自贸区并非“世外桃源”

  所有的“先行先试”,必定要以防范风险为前提。“业内的一个共识是,自贸区并非‘世外桃源’,不能片面地认为这里只有‘好事’,风险防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张欣园说,无论是微观的信贷风险,还是宏观的利率风险,都需要“严阵以待”。这一点,无疑也是需要持久地向市场传导的信号。

  今年6月26日,在上海自贸区外币利率市场化复制推广工作会议上,上海地区各家机构联合成立了维持市场秩序自律委员会,中国银行担纲首任轮值会长单位。“政府从事前、事中的审批,改为事后监管,这种转变要求银行更加自律”,张欣园认为,这种自律是利率市场的平滑机制,中国银行将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化经营与外币业务大行的优势,切实保障改革试点期间外币利率价格和资金的稳定,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

  张欣园透露,下一步,中国银行还将结合自身转型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积极探索CD发行、海外发债、理财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加快研究现代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本报记者 鲁雁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5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家装之窗
   第A3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6版:专版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新民法谭
   第A39版:新民法谭
   第A40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3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5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6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7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8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09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0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1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2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3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5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B16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赛事
   第C04版:现场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妆容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先行先试”好政策还需好传导
经济数据推升美元 政局动荡考验英镑
广告
黄金人气羸弱 下行趋势持续
新民晚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特刊B13“先行先试”好政策还需好传导 2014-09-26 2 2014年09月26日 星期五